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名师互学网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名师互学网 > 学术 > 学生必读 > 考试周刊

自然过渡,完美结合

考试周刊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学术归档 最新发布 模块sitemap

自然过渡,完美结合

摘 要:近年来,学前教育制度的改革显著增加了我国大部分小一新生步入小学所面临的困难。在这种背景下,做好小一新生课程衔接也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不仅有着显著的区别,同时还有着一定的相似点。从教学形式来看,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差别较大,但其实这两者之间还是有着必然的关联,因此,也就有了幼小衔接教育。保证小一新生能够迅速融入小学学习环境,是大班教师和一年级教师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主要通过探讨幼小衔接数学教学现状展开分析,探索幼小数学课堂的有效衔接策略。通过引导小一新生进一步关注数学知识,激发小一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小一新生对数学专业知识的充分理解来试图提高幼小数学衔接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自然过渡;幼小数学;教学衔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17-0107-04

一、 引言

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启蒙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对孩子的三观形成还是健康成长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虽然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在教育形式和教育目标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但其实这两个阶段的教育也有着较多的共同点。近几年来,随着党和国家逐渐加强了对基础教育建设的重视程度,幼小衔接教育也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另外,相较而言数学学科难度较大,孩子年龄较小理解能力受限,所以幼小数学衔接课堂的高效创建也是很有必要的。在当下这种教育背景下,改善创新有效数学课堂模式,加强幼儿数学教育与小学数学教育之间的联系,让小一新生能够更快适应小学,更好地学好数学,是所有基础教育阶段数学教师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文章从小学与幼儿园数学教育之间的差异入手,详细分析了提高幼小数学衔接课堂整体效率的措施,希望本次研究能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二、 小学和幼儿园数学教学之间的差异性

(一)教育目标上的差异性

对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更关注对学生数学知识掌握能力的考察;但是在幼儿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则更注重培养幼儿对数学知识的兴趣,重视幼儿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整体体验感。首先,通过对比针对幼儿园教育颁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针对义务教育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可以发现:在幼儿园数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常常将幼儿学习数学的整体体验感和对数学知识的感知乐趣作为学习目标,而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则是主要考查学生所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和解题思维能力;其次,在当下的幼儿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情况下都是要求幼儿能够感知并理解数学知识即可,而小学数学教育则需要学生能够借助数学思维能力的养成来形成一定的解题能力,以实现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最后,在幼儿园阶段的数学教学活动中,主要的教学形式为启发幼儿思维能力,但是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中教师则需要通过教学过程来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育内容方面的差异性

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不同阶段教育的相关要求可知,幼儿园阶段的数学教育内容主要为:初步引导幼儿理解数量关系,形状与空间之间的关系以及掌握部分数学方法的运用。在小学阶段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对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作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内容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展开,分别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数与代数、几何图形、统计概率以及综合实践等。通过探究我们不难看出,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相较于幼儿数学教育而言发生了显著的提升,相较而言,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具备更强的逻辑性,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数学精神。

(三)教育方法方面的差异性

由于幼儿阶段的小朋友年龄较小,身心发育和智力成長均未发育完全,所以幼儿教师在进行数学教育的时候应该注意做好游戏与生活的良好融合,增强幼儿的学习体验感。另外幼儿阶段的数学教师还需要充分尊重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游戏教学来促进数学教学。但是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则更需要加强对课堂教学的重视,通过课堂教学中的知识讲解和课后的巩固练习相结合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的稳步提高。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适当引入游戏教学,但是游戏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只能是辅助教学。另外,在幼儿园的教育过程中,一直都遵循着“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原则,教师不仅需要在数学课堂中完成数学教学,还需要将数学知识渗入到幼儿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同时教师为了培养幼儿的实践综合能力,吸引幼儿兴趣,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尽量布置以动手操作为主的内容。但是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数学教师则需要加强对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视,适当减少实践操作,加强数学知识的灌输。

(四)教育评价的差异性

首先,小学数学教育和幼儿数学教育在评价对象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幼儿阶段的数学教育过程中,更加关注对课程适宜度和有效性的评价。主要的评价过程为评价数学教学活动是否与幼儿身心成长相符,评价数学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其后结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来调整教学形式。而小学阶段的数学评价则更加考虑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小学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主要先考核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状况,再按照考核结果来评价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的能力和所持的情感态度。其次,幼儿数学教育与小学数学教育评价的差异性还存在于评价侧重点的不同。在幼儿数学教育评价过程中,教师评价的重点内容为幼儿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两方面。但是小学数学教育评价却又有着很大的不同,小学数学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数学知识的思考状况以及对数学问题的解答状况的评价。最后,两阶段教育在评价方式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幼儿阶段的教师在完成教育评价的时候,常常需要结合幼儿园实际教学活动的开展状况通过观察法和作品分析法来完成评价,但是在小学数学评价过程中,常常都是以考试的形式来进行,通过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E5A545AB-5E52-4087-8057-AFF7EEBA172A

三、 幼小数学课堂衔接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进一步开发数学教育衔接课程

对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和幼儿阶段的数学教育而言,不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在幼儿园的教育过程中,主要包含五部分内容,分别是:艺术、健康、社会、语言和科学,但是小学教育则往往都是根据具体的学科特点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科目。虽然幼儿阶段的教育并不需要幼儿去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但是教师还是要通过教育来培养幼儿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步入小学之后树立一种良好的学习态度,才能为接下来的学习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在这一过程中,怎样才能更好地处理好幼儿数学教育和小学数学教育之间的衔接是非常重要的,幼小数学衔接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对学生长期的数学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首先幼儿数学教师和小一数学教师都应该加强对数学衔接课整合性的重视,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有意识地完成幼儿数学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之间的整合,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与此同时,在现阶段的幼小数学衔接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充分关注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将数学教学知识与多元化内容相融合,包括:美术、音乐等,这样不仅能够丰富数学教学模式,还能够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寻求个性化课程

实际上,幼儿阶段的孩子与低年级小学生是一样的,都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不同阶段的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他们所处的年龄段的特点和成长特点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以此来进一步掌握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的需求。在当下幼小数学衔接课程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小一新生的实际兴趣爱好来开发出更具个性、教学效果更好的衔接课程,以此来实现幼小数学高效衔接。对即将步入小学的小朋友来讲,他们往往活泼好动,相较于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学习而言,他们更喜欢参加游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组织数学游戏来激发小朋友的兴趣,让小朋友能够真正的实现玩中学的目标。由于他们还没有完全适应小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所以教师在他们刚刚步入小学的时候就需要加强引导,让其能够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小学的规则和习惯,这个过程其实就需要教师通过游戏的形式来组织学生完成,学生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创建一种合理的学习意识,学生内心的精神世界也能够得到丰富。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能够得到激发,学生也能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早前,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生活教育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在劳力上劳心”,此处的“劳力”主要指的是身体的践行,详细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分别是动眼、动手、动口以及动脑等。除此之外,陶行知先生还曾提出了“六个解放”的相关理论,该理论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保证学生能够实现眼睛、双手、嘴巴、大脑、时间以及空间的全方位解放。总之,无论是对哪一阶段的教育而言,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都是至關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通过理论结合实践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学生思维放飞的目标,使得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能够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使得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能够得到提升,学生的潜能得到挖掘,有效推动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所以,教师在实际的幼小数学衔接课程进行中应该适当引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论,将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学生在不同情境中的实践操作调动了学生的多个器官参与,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意义和价值。

(三)创设多样化课程衔接环境

想要保证幼小数学衔接课程的高效完成,教师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出丰富的教学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教师在教学开始之前可以先借助多媒体工具为学生播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最好是选用一些动画片段。这样一来,学生的感官神经就能够受到刺激,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够得到提高,学生也能够怀揣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接下来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另外,数学教师在进行衔接教学的时候还需要明确自身的定位,帮助小学生高效完成数学知识衔接过渡,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保证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数学衔接学习,让学生能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过程中。

(四)加强对相关教材的衔接整合

对刚刚走进小学的孩子来讲,由于他们已经习惯了幼儿园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如果教师在进行幼小数学衔接课堂教学的时候,持续性地提及幼儿园所学的知识,那么学生会逐渐对学习丧失兴趣,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会下降。但是,如果教师过于追求高标准、高要求的知识讲解,就会出现所讲知识超出学生理解范围,学生也会由此产生畏难情绪,渐渐地甚至会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因此,为了有效提升幼小数学衔接教学的整体效果,教师在教学开始之前,一定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结合多样化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目前的知识储备量和实际的需求。另外,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还需要针对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化差异完成教材资源的整合,从而设计出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以此来提高幼小数学衔接课堂的整体效率。

比如:从所选用教材的整体结构可以看出,幼儿园阶段所进行的教学一般都是教师结合学生的类型对其进行分类,并将分合的思想渗透其中。但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材则是根据另外一种标准来进行分类编写的,学生在这样的教材中既能够感受到教学的一致性,又能够根据标准的不同感受到多元性。假如小学数学教师能够在设计数学教学内容的时候适当的融入一些分合可逆的思想,那么学生会产生更加完善的分类思想。

(五)加强关注引导方式的衔接

数学学科的教学活动从本质上来讲其实就是一种对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培养过程。对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养成而言,交流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语言可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工具,如果学生的语言能力未得到提高,那么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养成也会受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的时候,还需要分出一定的精力来关注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养成。长此以往,学生养成一种逻辑性和条理性均非常清晰的语言能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也就能够得到推动。E5A545AB-5E52-4087-8057-AFF7EEBA172A

比如:教师在进行数学加减法内容的教学时,虽然有一部分学生能够准确地计算出题目的答案,但其实他们自身对同一题目的理解程度也有所偏差。此时教师就应该要求学生准确叙述出自己的计算步骤,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思考自身的计算步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需要积极鼓励学生,让他能够勇敢地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这样学生就实现了通过交流展示自我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此外,不同学生在经过一系列的交流沟通之后,学生内心的创新思维和信心都得到了激发。学生在这样一个思维碰撞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良好的数学综合能力。

四、 结语

总之,无论是幼儿园阶段还是小学阶段,都属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两个独立阶段,二者之间的联系相当紧密。教师在进行幼小数学衔接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两个不同的阶段应该具备的教育特征,其次教师还需要对两个阶段的实际教育目标、教育方式以及教育内容等多个方面及时完成梳理,尽可能地通过寻求到两个阶段教育中存在的共同点来完成一种知识的双向引入。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严格按照学生的实际年龄特点和身心发育特点来确定实际的教学内容,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来更好地完成幼小数学衔接教学。期待本次研究能为幼小数学衔接课程的高效完成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曾秋燕.浅谈数学教育中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及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J].考試周刊,2020(81):71-72.

[2]尹默.数学游戏:幼小衔接视阙下的实践意义与设计原则[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2020(1):63-64.

[3]刘艳萍.幼小衔接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3):66-68.

[4]林倩,郑勇军.幼小衔接背景下幼儿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和培养[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9,34(4):132-136.

[5]裴迪.幼小衔接阶段节日活动设计与启示:以美国纽约K年级“南瓜数学”活动为例[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9(4):94-96.

[6]黄志萍.“幼小衔接”之幼儿数学基础能力教学问题与对策[J].读与写,2019,16(15):229.

[7]徐丽芳.幼小衔接过程中数学教育的优化[J].魅力中国,2017(26):240-241.

[8]秦雯静.浅议如何解决幼儿数学教育中的幼小衔接问题[J].魅力中国,2019(19):281-282.

课题项目:文章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幼小衔接的数学课堂教学探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4406)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艳萍(1971~),女,汉族,甘肃张掖人,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八一小学幼儿园,研究方向:幼儿教育。E5A545AB-5E52-4087-8057-AFF7EEBA172A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mshxw.com
本文地址:https://www.mshxw.com/xueshu/712258.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MSHXW.COM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