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et起源于美国的ARPAnet 计划,其目的是建立分布式的、存活力强的
全国性计算机信息网络。ARPAnet基于分组交换的概念,在网络建设和应用发展的
过程中,逐步产生了TCP/IP 这一广泛应用的网络标准。以ARPAnet 作为主干网的
Internet产生于1983年,随着TCP/IP协议被人们广泛接受和UNIX操作系统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计算机连接到Internet上。目前,Internet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
计算机互连网。
据统计,到1994年 7月,Internet已经连接了世界上的35000个计算机网络,
300万台计算机和超过2000万个用户。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Internet连通,
每天大约有2000台计算机入网。预计到2000年将有100万个网络、1亿台计算机连
接到Internet上,其用户数将超过10亿。
早在1987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简称高能所)首先通过低的X.25租用
线实现了国际远程连网,并于1988年实现了与欧洲及北美洲地区的E-mail通信。
1993年 3月经电信部门的大力配合,开通了由北京高能所到美国Stanford直线加
速器中心的高速计算机通信专线.1994年5月高能所的计算机正式进入了Internet
网。与此同时,以清华大学作为物理中心的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CERNET)
正式立项,并于1994年6月正式连通Internet网。
Internet越来越成为人们科研工作甚至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
关于INTERNET
1.INTERNET--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互联网
INTERNET起源于美国国防部的arpanet, 网络设计的最初目标是在网络的一 部分受到破坏时, 仍能正常工作。 这项技术后来发展成INTERNET 的网络技术 tcp/ip。
INTERNET的发展是随着tcp/ip网络技术被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集成到 UNIX 操作系统而得到迅速应用。
INTERNET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任何网络包括校园网、企业网、甚至国家网 只要通过一个节点接入INTERNET,整个子网就成为INTERNET的一部分。如今已有 一百多个国家都已接入INTERNET,成为其一部分,INTERNET 已成为名符其实的国 际网络。
INTERNET的应用是基于电脑软件的应用系统,具有高度的智能性和灵活性 ,INTERNET上已开发的应用系统,不仅开拓了个人通讯的多种途径,而且提供了公众信息服务的多种方法,为现代社会从工业化到信息化的过渡提供了基础。
INTERNET的商业化是近几年开始的,迅速增长的INTERNET的用户数量及其信息获取的实时性, 是其商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现已有相当多的商业机构进入 INTERNET,提供商业信息及其服务。
INTERNET的未来是光明的,它已将未来学家描绘的信息社会的一些理想变成 了现实,随着美国政府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实施,可以毫不夸张的说,INTERNET将 成为信息社会的基础。
2.INTERNET--丰富的应用系统(或工具)
个人通信
网上电脑使用与管理
公众信息服务-专题新闻和电子杂志
公众信息服务--数据库中心
公众信息服务,分布式全球数据库系统浏览--browsing
查询searching
2.1.个人通信
INTERNET提供了许多工具来扩展人们对通讯的多层次的需求,它在人们传统 通讯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电子邮件,交谈和多人聊天等功能。
2.1.1.电子信件--e-mail
INTERNET向用户提供符合smtp协议的电子信箱服务,通过电子信箱可以实现:
与INTERNET的所有用户进行e-mail通信;
与和已与INTERNET联通的各国的公用电子信箱系统上的用户进行e- mail 通信,包括chinamail上的用户。
2.1.2.交谈--talk
INTERNET向用户提供一种交互式交流工具talk,它可以使INTERNET上的两个 用户,可能是跨越不同国家的用户进行实时对话。
2.1.3.多人聊天--chat
INTERNET向用户提供一种交互式的多人交谈工具chat,它可以使INTERNET上 的多个用户,可能是跨越不同国家的用户进行实时对话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