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做像雷锋这样的人。
雷锋出身贫寒,七岁便成了孤儿。他的助人为乐的美德是家喻户晓的。可在1968年8月15日8点多钟,细雨霏霏,雷锋和助手驾车来到驻地,他冒雨下车为了指挥助手倒车,可在助手倒车转弯时汽车突然左轮滑进水沟碰倒边上的一根方木杆子,杆子倒下砸在他的头部,就这样雷锋和我们永别,更可惜的是那年他仅22岁!雷锋为了革命事业在年少时便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祖国,更加可敬的是他那颗无私奉献、舍已为人的心。
人要做想高雨欣这样的人
有个女孩叫高雨欣,今年11岁,几年前父亲离家,母亲也因意外落下残疾,家有年迈的姥姥和3岁的妹妹,全家只靠低保生活。今年4月份起,她每天来到广场或是街上,和妈妈一起卖烤串来贴补家用。回家后,她还要承担做饭、买菜、烧炉子等家务,在这种生活境况下,在不久前的小学毕业考试中,高雨欣考取了全县第一名。她的孝心值得我们学习。
人要做像毛主席这样的人
毛主席是个终生与书为伴的人,他热爱学习热爱读书无人能比。毛主席曾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自少年时代起,毛主席就善于挤时间看书学习。长沙求学时期他勤学苦读,革命战争年代他利用战争空隙争分夺秒地研读,社会主义建设时代更加嗜读。毛主席的故居中南海就像个书天书地,居室的书架上摆满了书,办公桌、饭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书,床上除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连厕所里也摆放着书。为了读书,毛主席把一切能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他利用上厕所的时间,把宋代淳熙本《昭明文选》等书断断续续地看完了。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时,毛泽东也总是带着几箱子书。直到重病临终之前,毛泽东也未放弃对书本的钟爱。在1976年9月7日至8日下午的弥留之际,毛主席仍在坚持看文件、读书。据医疗护理记录,8日这一天毛泽东看文件、看书共11次,达2小时50分钟。其中有一次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看了7分钟的书,他又昏过去了。10多个小时后,毛主席在书香味中离世了。我们要学习毛主席爱书如命的精神。
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