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月挂林梢,暗水鸣枯沼。时见疏星落画檐,几点流萤小。
    归意已无多,故作连环绕。欲寄新声问采菱,水阔烟波渺。
    参考资料: 1、韦立军 .《宋词鉴赏辞典》:北京出版社 ,2009年:第174页 2、唐圭璋 等.《全宋词》.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482-484页
  • 译文
    弯弯的新月挂在林梢,潜流的沟水在枯塘中鸣响,不时望见稀疏的星星闪落在画檐上,原来是几点飞萤小巧的身影。
    思归的乡情已不如往日那般深重,却依旧缠绕在心中。新谱写了歌曲想请歌女来唱,却空对着烟波浩渺的宽阔水面。

    注释
    卜算子: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凤凰亭:又名薰莱亭,位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三界线新城路。
    暗水:潜流的沟水。
    枯沼:这里指即将干涸的池塘。
    画檐:有画饰的屋檐。唐代郑嵎《津阳门》诗:“象牀尘凝罨飒被,画檐虫网颇梨碑。”唐代李渥《秋日登越王楼献于中丞》诗:“画檐先弄朝阳色,朱槛低临众木秋。”
    连环绕:连接成串的玉连环,常指难以解开的忧愁。这里指连续往返的样子。
    新声:新谱的曲子。
    采菱:采菱之人,代指歌女。
    水阔:宽阔的水面。

    参考资料: 1、韦立军 .《宋词鉴赏辞典》:北京出版社 ,2009年:第174页 2、唐圭璋 等.《全宋词》.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482-484页
  •   《卜算子·五月八日夜凤凰亭纳凉》是叶梦得晚年隐居浙江湖州所作,当时的南宋词坛多以豪放见长,但历经自高宗建炎二年(1128)起的十五年坎坷官宦生涯的他已经对政治灰心丧气,只以读书吟咏自乐,故该词中已由豪放向委婉转变。

    参考资料: 1、黄海 .《宋南渡词坛研究》 :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第40页
  •   该词是宋代词人叶梦得所作的一首咏怀词,先用“新月”与“暗水”对比,用“疏星”与“流萤”对比,描写了眼前所见所闻的自然现象,构思极为巧妙。

      坐在凤凰亭里,四周一片寂静。仰视天空,见一弯新月慢慢升起,正高挂树梢;侧耳细听,即将干涸的弯曲的池塘,还有涓涓的流水声在暗中发出枯竭前的悲鸣。再纵目四望:稀疏的明星不时从画檐前落下;却有几点流萤在暗处闪闪发光,自由自在地随意到处飘动。这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由于是“常见”,便很少有人注意它,更没有人把它集中起来描绘、观察、思考。“新月”是在成长、向上的,不会变成弯曲的“枯沼”,“疏星”是大而明、高而洁的,可是它落下的时候,它的亮光还不如暗处闪闪发光的萤火虫。这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却饱含着人生哲理。

      “归意已无多,故作连环绕。”叶梦得祖籍苏州晚年闲居吴兴,据《湖州府志》载:“叶元辅居乌程,至梦得已四世。”乌程,即吴兴也。叶梦得居吴兴已“四世”,当然是第二故乡,他的“归意无多”这是原因之一。其二,眼前景色给他以启示:“新月”与“枯沼”,“疏星”与“流萤”都相去无多;从中悟得的道理谱就新声去问他的知音“采菱”人,可是水天空阔、烟波浩渺,却又是无处可寻了。

      这首词寓理于物,寓理于情,艺术技巧是很高明的。

    参考资料: 1、李静等 著.《唐诗宋词》:华文出版社,2009年:第204-205页
宋代的其他诗人
  • 沈晦 沈晦 沈晦,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元用,号胥山。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卒于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甲辰科状元。查看更多沈晦的诗文
  • 蔡松年 蔡松年 蔡松年(1107~1159)字伯坚,因家乡别墅有萧闲堂,故自号萧闲老人。真定(今河北正定)人,金代文学家。宋宣和末从父守燕山,宋军败绩随父降金,天会年间授真定府判官。完颜宗弼攻宋,与岳飞等交战时,蔡松年曾为宗弼“兼总军中六部事”,仕至右丞相,封卫国公,卒谥“文简”。松年虽一生官运亨通,其作品在出处问题上却流露了颇为矛盾的思想感情。内心深处潜伏着的民族意识使他感到“身宠神已辱”,作品风格隽爽清丽,词作尤负盛名,与吴激齐名,时称“吴蔡体”,有文集《明秀集》传世。查看更多蔡松年的诗文
  • 朱埴 朱埴 字圣陶,号尧章,自号古平,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嘉定八年(1215)生。宝祐四年(1256)第一甲第十六人。曾官太常博士。查看更多朱埴的诗文
  • 岳甫 岳甫 岳甫(1137—1204),字葆真、大用,号周伯,相州汤阴(今河南)人。岳飞之孙,岳云的长子,1183年(孝宗淳熙十年),岳甫知池州。1185年(淳熙十二年),提举浙东常平。1186年(淳熙十三年),以朝奉郎知台州兼提举本路常平茶盐,寻移知庆元府兼主管沿海制置司公事。1188年(淳熙十五年)除尚书左司郎官,累官至吏部尚书。《全宋词》存其词两首。查看更多岳甫的诗文
  • 章楶 章楶 章楶(楶音:杰)(1027-1102)字质夫,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治平二年(1065)进士,知陈留县。历任提点湖北刑狱、成都路转运使。元佑初,以直龙图阁知庆州。哲宗时改知渭州,有边功。建中靖国元年(1102),除同知枢密院事。崇宁元年卒,年七十六,谥庄简,改谥庄敏。《宋史》有传。《全宋词》录其词二首。查看更多章楶的诗文
  • 李璮 李璮 李璮(?~1262),中国金末山东军阀李全之子(一说养子),小字松寿。1227年李全降蒙古,被任为山东淮南楚州行省(又称益都行省)。1231年李全死,不久李璮袭为益都行省,拥军自重。1259年,李璮加速准备反叛蒙古,一面进犯南宋,取海州等4城,一面积极加固益都城防,储存粮草,截留盐课。1262年在在进攻济南时,应者寥寥,军心离散。七月,城破被俘,史天泽将其处死。查看更多李璮的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