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名师互学网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名师互学网 > 百科 > 知识 > 工程

什么是有效降雨量?

工程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百科归档 最新发布 模块sitemap

什么是有效降雨量?

[拼音]:youxiao jiangyuliang

[外文]:effective rainfall

全年或季节性总降雨量中为作物生产直接或间接利用,及用作农田其他必须耗用的水量。它包括作物截留的雨水、作物植株蒸腾和株间土壤蒸发(水田即为株间水面蒸发)掉的降水、淋洗和水田渗漏等有助于作物生长和耕作作业的那部分降水。

有效降雨量是制定作物灌溉制度、灌溉排水规划、灌溉用水管理等的重要依据。在雨育农业地区,有效降雨量对合理规划作物生产和确定耕作方法,尤为重要。

有效降雨量与降雨特性、气象条件、土地和土壤特性、土壤水分状况、地下水埋深、作物特性和覆盖状况以及农业耕作管理措施等因素有关。对有效降雨量的田间测定,包括降雨量、地表径流损失、深层渗漏损失,以及由作物蒸腾、蒸发所吸收的土壤水分等的田间量测,可用土壤剖面水分测定法、渗漏计测定法和水稻筒测法等三种方法测定。第一种方法,需通过对实际腾发量(植株蒸腾和株间蒸发量之和)的计算求得。后两种方法,可直接测定每次降雨的有效降雨量。一般确定有效降雨量是利用水量平衡通过计算获得,即某次降雨的有效降雨量为次降雨量减去地面径流量和深层渗漏量(对水稻田不计此项)。由于后两项不易测定,一般用经验的降雨有效利用系数计算有效降雨量,即:

PθαP

式中Pθ为有效降雨量(mm);P为次降雨量(mm);α为降雨有效利用系数,它和次降雨量有关。中国目前采用以下经验系数:次降雨小于50mm时,α=1.0;次降雨为50~150mm时,α=0.80~0.75;次降雨大于150mm时,α=0.70。系数α需根据各地条件,并进行试验研究后确定。根据次降雨有效利用量,可求得年度、季度或作物生长期的有效降雨量。提高降雨有效利用系数的措施有:平整土地,修田坎,减小地面径流;深耕、耙磨、防止土壤板结,增加入渗;加强灌溉管理等。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mshxw.com
本文地址:https://www.mshxw.com/ask/840342.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MSHXW.COM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