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落户政策户口迁移细则,怀化市户口迁移落户政策规定

时间:
才子老师
分享

才子老师

怀化市落户政策户口迁移细则,2018年怀化市户口迁移落户政策规定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促进在城镇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市民化,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发〔2014〕25号)及《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湘政发〔2015〕16号),现就进一步推进我市户籍制度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适应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镇户口迁移条件,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促进有能力在城镇就业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二)基本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科学合理设定户口迁移条件。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城乡居民自主定居意愿,切实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的合法权益,不得采取强制做法办理落户。坚持规范有序,优先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问题,有序引导更多的农村人口就近在小城市和建制镇落户。坚持统筹配套,创新户籍管理制度,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改革目标。按照“有序放开怀化市城区落户限制,全面放开县级城市和建制镇落户限制”的总思路,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大力实施居住证制度,建立健全实际居住人口登记制度,健全完善我市人口基础信息库。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公共文化、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到2020年,基本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依法保障公民权利,有效支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人为本、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新型户籍制度。

二、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

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体现户籍制度的人口登记管理功能。公安机关户口登记不再标注户口性质,不再依据户口性质统计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改为根据户口登记地的城乡地域属性划分统计城镇户籍人口和农村户籍人口。抓紧建立与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相适应的教育、就业、卫生计生、社保、住房、土地、人口统计等相关制度,完善现阶段区分城乡政策待遇适用对象的具体办法,逐步消除城乡待遇差别,确保相关政策制度平稳衔接过渡。

三、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

(一)有序放开怀化市城区落户限制

1.投靠类:夫妻之间投靠配偶到城市落户,不受居住年限限制,可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未婚子女投靠其父亲或母亲到城市落户,可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父母投靠其成年子女到城市落户,不受年龄限制,可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2.购房类:通过购买、受赠、继承等合法途径获得住房所有权的人员,不受住房面积、金额限制,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可在当地城区申请登记常住户口。取得预购商品房预告登记证明并提供全额付款凭证或取得预购商品房抵押权预告登记证明的,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可在当地城区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3.投资经商类:办理了《工商营业执照》并在城区范围内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人员,不受投资纳税额限制,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可在当地城区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4.引进人才类:具有国家承认的大中专(或职院、技校)学历的毕业生,已就业并参加当地城镇社会保险的,可在就业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毕业,自愿到怀化城区落户的,可通过先落户后就业的办法办理落户手续。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落实了工作单位,或者被评为县级以上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见义勇为先进个人以及被评为优秀农民工的人员,可将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的户口迁入当地城区。

5.务工类: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按规定参加城镇社会保险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可在当地城区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6.居住落户类:办理《居住证》满两年并在城区范围内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实际居住的,可将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的户口迁入当地城区。

(二)全面放开县市区落户限制。在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和其他建制镇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等,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四、加强人口管理和服务

(一)加强户口登记管理。加强出生登记工作,摸清无户口人员底数及主要原因,分类解决无户口人员落户问题,切实保障公民登记户口的合法权益。新生儿户口登记不受附加条件限制,公安机关对不能提供生育证或社会抚养费征收票据等计生证明的未落户人员,应当依法为其办理户口登记,再按有关规定通报当地卫生计生部门。做好死亡人员户口注销工作,加强死亡医学证明等信息共享,全面排查应销未销户口人员信息,依法依规予以注销,确保人口信息数据准确。

(二)全面落实居住证服务管理制度。以居住证为载体,健全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按照《怀化市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办法》,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扩大向居住证持有人提供公共服务的范围。居住证持有人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劳动就业、基本公共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计划生育服务、公共文化服务、证照办理服务等权利;逐步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中等职业教育资助、就业扶持、住房保障、养老服务、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权利;结合随迁子女在当地连续就学年限等情况,享有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中考和高考的资格。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居住证持有人应当履行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等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公民义务。

(三)健全完善人口信息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实际居住人口登记制度,全面开展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基础信息采集,加强和完善人口统计调查,全面、准确掌握人口规模、人员结构、地区分布等情况。公安机关统筹加快全市统一的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唯一标识的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各有关部门分类完善劳动就业、教育、收入、社保、房产、信用、卫生计生、税务、婚姻、民族等信息系统,加速推进跨部门、跨地区信息整合、共享及应用工作,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信息支持,为人口服务和管理提供支撑。同时,继续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确保信息数据安全。

五、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合法权益

(一)改革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办法和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保护成员的集体财产权和收益分配权。建立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业转移人口有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探索开展在进城落户农民自愿的前提下有偿退出“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试点,现阶段不得以退出“三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

(二)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各级政府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畴;贯彻落实好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和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政策以及接受义务教育后参加各层次升学考试的实施办法。完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制度,面向农业转移人口全面提供政府补贴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将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纳入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并落实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和异地就医结算办法,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快实施统一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加快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完善以低保制度为核心的社会救助体系,推进城乡社会救助统筹发展。把进城落户农民中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完全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采取多种方式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基本住房需求。

(三)加强基本公共服务财力保障。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统筹考虑全市户籍人口、流动人口的总体规模和基本公共服务增支等客观因素,加大公共服务财政保障力度,逐步完善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口以及其他常住人口公共服务的保障机制。

六、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一)统一思想认识。户籍制度改革是一项基础性改革,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新型城镇化发展。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户籍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按照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切实抓好户籍制度改革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各地要建立由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公安、发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教育、民政、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农业、林业、卫生计生、统计、法制和经济研究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联络协调机制及相应办事机构,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工作。

(二)落实政策措施。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根据本实施意见要求,统筹考虑,因地制宜,抓紧制订出台本县市区总体安排和具体工作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市公安局、市发改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委、市林业局、市卫生计生委、市统计局、市政府法制和经济研究室等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抓紧制定出台本部门贯彻落实本实施意见的具体措施及配套方案,落实经费,确保户籍制度改革取得实效。市公安局、市发改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实施户籍制度改革工作加强跟踪评估、督查指导。市公安局及各地公安机关要依法加强户籍管理和居民身份证管理,做好户籍制度改革的基础工作。

(三)做好宣传引导。各地要通过多种渠道深入宣传户籍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准确解读户籍制度改革主要内容及相关配套政策。大力宣传各地在解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保障权益、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回应群众关切,凝聚各方共识,形成改革合力,营造全社会支持改革、理解改革、参与改革的良好氛围,确保户籍制度改革顺利推进。

相关热搜

3903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