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全集读后感200字:美丽中国读后感100字作文

时间:
作文陶老师原创
分享

作文陶老师原创

目录

1.美丽中国读后感100字作文

读完《美丽中国》这本书,我对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知识点、保护环境的一百件小事我都有了深刻的认识。地球是一颗美丽的星球,大自然赐于我们美丽的景色、清新的空气,还能看得到她那美丽的面孔吗?人类的贪婪和自私,让这颗美丽的星球变得肮脏不堪,所以许多土地变成了荒无人烟、寸草不生的沙漠,难道我们就不能学学阿联酋人民克服重重重困难的精神,通过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劳动把迪拜建设成沙漠中的绿洲!我国中东部地区都频繁出现了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导致部分城市空气重度污染,整日都见不到可爱的太阳,所以我们要从倡导我们自己身边的人尽量不开汽车,人类是地球的朋友,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2.《美丽中国》观后感

中文名叫《美丽中国》。中国人民及野生动物与所住的非凡山水的互动关系”中国也是美丽的。如何反映巨大中国的美丽,至少对我们中国人来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西方人看东西的角度跟我们真是很不一样,我们总喜欢宏大叙事,而他们则喜欢从细微的东西入手。云南的热带风光、贵州的卡斯特地貌、海南的红树林海滩、南中国海壮丽的珊瑚礁、新疆的戈壁沙漠、内蒙古逐渐变化的草原牧场、东北的平原与山脉,壮丽的自然风光与纷繁复杂的物种令人震撼与感动。纪录片展示的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中国美的一面。摄影师们追求唯美,所以平时看起来很普通的事物也都具有了特异的美感,甚至让我产生了不真实的感觉。当片中出现蛇岛中的蝮蛇张口吞下一个大它蛇口两倍的鸟雀时,镜头慢慢地移动,我也开始感到毛骨悚然——太细致了。感谢摄影师的敬业精神,让我们看到了很多非常稀有的镜头。从放映角度看拍摄角度,取景应当是非常非常困难的,更别说拍那些野生动物的出没了。如果没有长时间的耐心和坚守,连渔民都不敢说一次就能成功捕获,纪录片尽量避免采用激烈的言词来评论,而是很平静地很客观地叙述所拍到的一切。一时间让人产生深深地怀疑,这还是我们生活的土地和我们所知道的生活吗?现实里我们的大环境如何,仅就片子里提到的珍稀动物,大熊猫一直都在靠人工受精支撑繁衍,朱鹮是仅剩的几只在设了保护区后保存下来的,麋鹿则根本就没有了是从英国重新移民回来的,想保护都难,因为它们不是划一小块保护区就可以保护起来的。

3.美丽中国记录片观后感600字

美丽中国美丽重庆读后感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社会事业“五位一体”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为实现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结合重庆“五大生态功力区”(都市功能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的、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划分,大力实施生态城市战略,探索出了一条生态文明建设特色之路。生态城市是人类“绿色家园”为本的城市绿色低碳环保建筑的一部分。绿色生态城市——让生态走进重庆、让重庆拥抱绿色,这是3000千万重庆市民的美好幢憬,正在重庆人民科学发展的生动实践中变为现实。森林之都、生态之城、美丽重庆”打造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累计投入资金402.8亿元、营造林1688.8万亩,城市森林覆盖率达39%,重庆已成为国家种树最多、树种最为丰富的城市,生态中国城市奖”15个区县为首批市级森林城市,在城市见缝播绿、拆危建绿、身边增绿;在农村荒山植绿、屋旁种绿、田园嵌绿;城乡各地能推窗见绿、出门逢绿,行走于绿荫长廊中,生活在绿色家园里。以龙头寺北区为例,负氧离子含量由07年的每立方米475个增加到每立方米986个。2012年5月27日从重庆市相关部门获悉,《重庆市绿色低碳生态城区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已于日前发布。市民可判断所居住的城区是否属于绿色低碳生态城。《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包括土地利用及空间、能源与建筑、能源与环境、交通、产业、城市运营管理等6个大类,共计59项考核指标。虽然这些评价标准都非常专业,能够让市民对所居住地区是否绿色低碳,有较为直观的感受。对于城区园林绿化和景观就要求,沿街树木长成后,慢行道路遮阴率要达到或高于80%,建成区绿地率要达到或高于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要达到或高于7.5平方米/重庆绿色生态城市的建设不仅仅局限于城市,在农村更是大力发展。绿色农村,种绿色摇钱树、走兴林富民路。森林重庆“建设唤醒了沉睡的大山”变荒山穷山为青山宝山,山林真正的成为了林农的,绿色银行“各区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林。秀山金银花、彭水油茶、荣昌笋竹、江津花椒、奉节脐橙,巫山则唱起了生态旅游,片片红叶引来了一批批海内外游客“全市每年以森林为主体的生态旅游客超过1300万人次”森林旅游收入超过8亿元,绿化长江、保护母亲河,3000万巴谕儿女以改天换地的大气魄。一江碧水、两岸青山,奉节示范段探索出了。三项造林机制,在工程管理上“招标法人、融资造林、三验终验。新模式,解决了造林资金不足、管护不到位的难题“在造林技术上”大窝大苗、足水足肥、客土植树;新技术,解决了三峡库区造林难度大、苗木成活率低的难题“过程监管、专业核查、成果验收;解决了造林质量监管难的问题“创建出了工程“的林业发展模式”2012年4月5日分管副市长在2012绿化长江重庆行动会上概括出了“是在规划布局上:构建了“是在工程建设上;实现了三大创新“是在产业发展上;创新了三化思路“是在组织保障上;建立了三项措施“都有创新的思路和方法,绿色长廊千纵横“是生态文化历史发展的结晶。提出了新的富有时代特征三大理念。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理念;二是坚持近自然化、追求生态功能最大化的理念;三是坚持城乡一体化、循序渐进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发展森林城市,双增”、 应对气候变化、满足人类对森林绿地和生态产品的迫切需求,而且实现了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由“生态文明建设”是以绿色生态城市为统领的科学实践,同时又提出了新的生态城市观:森林是国民财富、国民福利和绿色经济的主体;

4.美丽中国美丽重庆读后感

美丽中国美丽重庆读后感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社会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为实现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结合重庆“五大生态功力区” (都市功能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的、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划分,大力实施生态城市战略,探索出了一条生态文明建设特色之路。生态城市是人类“绿色家园”的梦想,也是以“人”为本的城市绿色低碳环保建筑的一部分。绿色生态城市——让生态走进重庆、让重庆拥抱绿色,这是3000千万重庆市民的美好幢憬,正在重庆人民科学发展的生动实践中变为现实。重庆,围绕“森林之都、生态之城、美丽重庆”为主题,打造绿色生态城市建设。在短短三年时间,累计投入资金402.8亿元、营造林1688.8万亩,种植各类苗木15.5亿株,城市森林覆盖率达39%,三年种了三十年树,重庆已成为国家种树最多、树种最为丰富的城市,且获得全国唯一的省级“生态中国城市奖”和第一个“森林之都”商标注册申报权。2011年起,15个区县为首批市级森林城市,在城市见缝播绿、拆危建绿、身边增绿;在农村荒山植绿、屋旁种绿、田园嵌绿;城乡各地能推窗见绿、出门逢绿,行走于绿荫长廊中,生活在绿色家园里。以龙头寺北区为例,负氧离子含量由07年的每立方米475个增加到每立方米986个。2012年5月27日从重庆市相关部门获悉,《重庆市绿色低碳生态城区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已于日前发布。按照各个评价指标,市民可判断所居住的城区是否属于绿色低碳生态城。《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包括土地利用及空间、能源与建筑、能源与环境、交通、产业、城市运营管理等6个大类,共计59项考核指标。虽然这些评价标准都非常专业,但其中部分标准,能够让市民对所居住地区是否绿色低碳,有较为直观的感受。比如,对于城区园林绿化和景观就要求,沿街树木长成后,慢行道路遮阴率要达到或高于80%,建成区绿地率要达到或高于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要达到或高于7.5平方米/人等。重庆绿色生态城市的建设不仅仅局限于城市,在农村更是大力发展。绿色农村,种绿色摇钱树、走兴林富民路。“森林重庆 ”建设唤醒了沉睡的大山,变荒山穷山为青山宝山,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山林真正的成为了林农的“绿色银行”。各区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林,秀山金银花、彭水油茶、荣昌笋竹、江津花椒、奉节脐橙。巫山则唱起了生态旅游“山字经” 片片红叶引来了一批批海内外游客,全市每年以森林为主体的生态旅游客超过1300万人次,森林旅游收入超过8亿元。绿化长江、保护母亲河,3000万巴谕儿女以改天换地的大气魄,描绘出“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的壮丽画卷。在这当中,奉节示范段探索出了“三项造林机制”。在工程管理上,建立“招标法人、融资造林、三验终验”新模式,解决了造林资金不足、管护不到位的难题;在造林技术上,推行“大窝大苗、足水足肥、客土植树”新技术,解决了三峡库区造林难度大、苗木成活率低的难题;在质量把关上,实行“过程监管、专业核查、成果验收”新办法,解决了造林质量监管难的问题,实现了“造一片、活一片、绿一片”的目标。创建出了工程“三验终验”的新办法、“四度”的技术标准、“三化”的思路和 “两出两共”的林业发展模式。2012年4月5日分管副市长在2012绿化长江重庆行动会上概括出了“四个三”经验:一个“三”是在规划布局上,构建了“三带”格局;二个“三”是在工程建设上,实现了三大创新;三个“三”是在产业发展上,创新了三化思路;四个“三”是在组织保障上,建立了三项措施。这“四个三”经验,每一个“三”都有创新的思路和方法。绿色长廊千纵横,富国面貌万象新。巴渝大地添绿装,构建滨水新景观。库区两岸,春天山花烂漫、夏季山峦苍翠、仲秋桂花飘香、寒冬银杏洒下一片金黄。开发致富之山、打造宜居之城。重庆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解决了大城市品质提升,拓展了大农村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改变了库区生态脆弱的局面,迈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第一步。我们所说的人类史,其实就是人与自然共同演化的历史。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它保护和改善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它为人类的生存环境核社会游憩事业,拓展了一个新天地,并赋予了城市美好的未来。因此,发展绿色生态森林城市,有利于改善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今天,人们只有正确认识森林与城市建设的生态学联系,才能真正掌握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的平衡机制,才能够充分发挥森林城市的生态、经济、社会等的综合效益。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长足进步,生物学与生态学的深入探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理论逐渐被人们所关注,这是人类实践经验知识积累的结果,也是人们对森林认识深化的必然,更是生态文化历史发展的结晶。重庆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提出了新的富有时代特征三大理念。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理念;二是坚持近自然化、追求生态功能最大化的理念;三是坚持城乡一体化、循序渐进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发展森林城市,不仅实现了“双增”、 应对气候变化、满足人类对森林绿地和生态产品的迫切需求,而且实现了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由“神”到“人”的转变。重庆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以绿色生态城市为统领的科学实践,同时又提出了新的生态城市观:森林是国民财富、国民福利和绿色经济的主体;是民生工程、经济工程、安全工程、国防工程和智慧工程。绿色生态重庆已成为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一面旗帜。国家林业局贾志帮局长在重庆调研时说:重庆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是世界城市建设史上的一大壮举。

5.〈〈美丽中国〉〉观后感1500字

才是我们唯一正确的选择.我为周围环境的恶化而感到心痛,如果不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无视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我们的生命将毁在自己的手中,老天将对我们作出严厉的惩罚.为此我下定决心要从我做起爱护环境,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家园,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卫士.正如书中所说“守望美好,更加自觉地尊重和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建设你我的美丽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那时候,现实的中国就是我梦中的模样!《美丽中国》读后感读了《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者》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到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美丽中国,民富国强但环境污染严重同样也不是美丽中国.每当我们一家三口去奶奶家,妈妈总是感慨万千的对我说﹕“以前这儿只是一条坑坑洼洼的小路,小路的两旁长了许多大树,也不会觉得特别热,因为大树挡住了部分阳光……”往往没等妈妈说完,爸爸就会抢着说道﹕“是啊.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常常到这儿捉蝉,热了就跳进旁边的小河里游泳.那时候的河水清澈见底,把脚伸到水里,就能看到小鱼游来游去地来咬你的脚,说的我心里痒痒的.好想好想体验一下小鱼咬脚的感觉.如今,奶奶的家也由原来的三间瓦房变成了小楼房,好多邻居的楼房前都停放着小汽车.那条由原先坑坑洼洼的小路,汽车来来往往.小路旁的大树也被一盏盏的路灯取而代之.以前一眼望不到头的田野,现在也变成了一座座现代化工厂,

6.【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读后感

这本并不厚重的书带我走进了我们美丽的中国,我们中国有着5000年的人文历史,虽然从时间上看比起其他三大古国犹有不及,但中华文明是唯一一个未曾中断的文明,中华文明不断地进化,中华民族创造了许多灿烂的文明,这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不变的传承。那个庞大的文明古国俨然成为了一个科技强国,在追求科技发展的道路上我们曾步入歧途,但那渴望自强不息的民族魂始终激励着我们,它带领我们披荆斩棘走出黑暗,迈入科技迅速发展的新时代。在取得科技辉煌的成就时我们也应该反问自己:

7.《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者》这本书的读后感

就要大力倡导和树立绿色文明理念。将绿色文明当成是人与自然相和谐与共、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的文明。将这一文明成为每个成员的共同认知。从而自觉传播、实践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绿色文明理念。人在自然中生长,绿色是多么宝贵啊!它是生命、是希望、是快乐,为珍惜绿色,创造绿色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倡导生态文明,就是要立足安康实际。安康地处秦头楚尾,是西北、华中和西南三个经济区的几何中心,汉江即是长江水系最大的支流,也是陕南安康人的母亲河,它孕育着安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始终把保护汉江流域生态环境安全”保护汉江水质免受污染作为环保工作的重点,不断加大投入和治理力度,但汉江环境保护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坚定不移地走生态环境保护型之路”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启动。大大推动汉江经济走廊的开发·安康作为国家南水北调工程中线主要调水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丹江口水库在我省境内汉江、丹江流域集流面积659万公顷,涉及汉中、安康、商洛、宝鸡4市的29个县区、298万人口。安康不仅是调水区,而且是水源涵养区。同时也担负着保护水源地水质的重大责任,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区,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土地资源破坏,水源涵养能力降低,生态环境恶劣,使水利工程运行寿命和运用效率降低,丹江水质恶化,制约当地经济的发展,也给南水北调工程水质安全留下了隐患,随着安康经济的发展,随着安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动员人士履行义务、参与生态建设,架起方便人民群众监督生态环境建设的桥梁,想方设法鼓励力量投入生态环境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安康山多水多,山青水秀。水多工业利用价值大,山青水秀又处南北过渡带,孕育着宜人而鲜有的气侯资源,联结北京等五省市构建”共建新生活“的新认识、新资源,立足资源优势”运作生态资本,把绿色价值转化为较高的经济附加值,以而赋予整个经济以新的活力和竞争力,获得更多的政策和财政的反哺,实现经济跨越势发展,安康气候宜人,使生态旅游成为主体,倡导生态文明,
301891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