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23 查到相关遗物的内容。
带有遗物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仙蜕 [相关解释]
1.道教称人升仙后留下的遗体。实即干尸。 2.引申谓仙人的遗物。
先泽 [相关解释]
1.祖先的德泽。 2.指祖先的遗物。
感甄 [相关解释]
1.三国魏曹植求甄逸女不遂,废寝与食。甄女后归曹丕,被谗死。黄初中植入朝,丕示以甄后遗物玉镂金带枕。植还,将息洛水上,思甄后,遂作《感甄赋》。丕子明帝讳其事,改为《洛神赋》。见《文选.曹植》李善题注◇用为追思恋人之典。
故物 [相关解释]
1.旧物;前人遗物。
文物 [相关解释]
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人类文化遗物。包括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化遗址、墓葬、建筑和碑刻;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以及生活用品;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史料价值的手稿、古旧图书;反映各时代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旧物 [相关解释]
①先代的遗物,特指典章文物。②指原有的国土光复~。
殷墟 [相关解释]
1.谓殷纣身死﹐国都为墟。 2.指商代后期都城遗址。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及其周围。商代从盘庚到帝辛(纣)﹐在此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确切位置的最早的都城。1899年在此发现占卜用的甲骨刻辞。从1928年考古发掘至今﹐先后发现宫殿﹑作坊﹑陵墓等遗迹﹐及大量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礼乐器和甲骨等遗物﹐总面积24平方公里以上。
灵隐寺 [相关解释]
1.在杭州西湖西北之北高峰下。晋咸和元年印度僧人慧理创建﹐慧理以为"佛在世日﹐多为仙灵之所隐",因建寺名"灵隐"。唐会昌年间曾毁﹐五代时吴越国王钱俶命高僧王延寿主持扩建﹐规年大﹐盛极一时。元至正十九年毁于兵事◇历经明清六次毁﹑建﹐清康熙时曾改名云林寺﹐现存大殿是清代遗物。解放后又经两次大修。该寺为我国禅宗十刹之一。寺前有飞来峰﹑冷泉亭等胜景﹐为西湖游览胜地。
玉舃 [相关解释]
1.传说中玉制的鞋『刘向《列仙传.安期生》"安期先生者,琅琊阜乡人也。卖药于东海,时人皆言千岁翁。秦始皇东游,请见,与语三日三夜,赐金璧度数千万……去,留书以赤玉舃一双为报,曰后数年求我于蓬莱山。"晋嵇含《南方草木状》卷上"番禺东有涧﹑涧生菖蒲,皆一寸九节。安期生采服,仙去,但留玉舃焉。"后喻得道者的遗物。 2.见"玉磶"。
祖泽 [相关解释]
1.祖辈手泽。用指先人遗物。 2.指祖先的恩泽。 3.地名。春秋战国时为燕地。
考古学 [相关解释]
根据发掘出来的或古代留传下来的遗物和遗迹来研究古代历史的科学。
贝丘 [相关解释]
1.古地名。在今山东博兴东南。 2.考古学名词。原始人类在沿海或滨湖地区,遗留下来的牡蛎﹑蛤蜊﹑鲍鱼﹑海螺等贝类介壳堆积物,形如小丘,故名。其中往往包含有石器﹑陶器等文文化遗物。我国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常有发现。
追葺 [相关解释]
1.谓修治前代遗物。
遗品 [相关解释]
1.遗物。
遗存 [相关解释]
1.遗留;留存。 2.指保存下来的前代遗迹或遗物。
遗念 [相关解释]
1.死者临终前的想法。 2.以死者遗物留作纪念。 3.泛指死者遗物。 4.怀念;留恋。
遗挂 [相关解释]
1.亦作"遗挂"。 2.死者遗物,指可以悬挂的服饰之类。
遗泽 [相关解释]
1.留下的德泽。 2.遗墨;遗物。
遗物 [相关解释]
1.谓超脱于世物之外。 2.指古代或死者留下来的物件。 3.指他人遗失的物件。
遗物忘形 [相关解释]
1.泯灭物我界限,谓舍弃外在形式,精神进入忘我境界。
遗物识心 [相关解释]
1.谓舍弃一切外在形式而彼此心意一致。
遗锦 [相关解释]
1.晋常璩《华阳国志.汉中士女》"﹝阎宪﹞为绵竹令,以礼让为化,民莫敢犯。男子杜威夜行,得遗物一囊,中有锦二十五匹,求其主还之曰'县有明君,何敢负其化。'"后以"遗锦"为称颂官员德政之典。
龙山文化 [相关解释]
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晚于仰韶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山东济南附近龙山镇而得名。遗物中常有黑而亮的陶器,所以也曾称为黑陶文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