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20 查到相关琅邪的内容。
带有琅邪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石几钟 [相关解释]
1.《汉书·主父偃传》"使天下飞刍挽粟,起于黄膁琅邪负海之郡,转输北河,率三十钟而致一石。"颜师古注"六斛四斗为钟,计其道路所费,凡用百九十二斛,乃得一石至。"后因以"一石几钟"谓运输漕粮时沿途损耗侵吞惊人。
三倒 [相关解释]
1.《世说新语。赏誉下》"﹝王平子﹞每闻卫玠言,辄叹息絶倒"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卫玠别传》"玠少有名理,善通庄老。琅邪王平子,高气不群,迈世独傲;每闻玠之语议,至于理会之间,要妙之际,辄絶倒于坐,前后三闻为之三倒。时人遂曰'卫君谈道,平子三倒。'"后因以"三倒"形容发论一再令人倾服。
三十六郡 [相关解释]
1.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二二六年)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六年﹞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裴髎集解"三十六郡者,三川﹑河东﹑南阳﹑南郡﹑九江﹑鄣郡﹑会稽﹑颍川﹑砀郡﹑泗水﹑薛郡﹑东郡﹑琅邪﹑齐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代郡﹑巨鹿﹑邯郸﹑上党﹑太原﹑云中﹑九原﹑雁门﹑上郡﹑陇西﹑北地﹑汉中﹑巴郡﹑蜀郡﹑黔中﹑长沙凡三十五,与内史为三十六郡。"清姚鼐《复谈孝廉书》"按《秦始皇纪》,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在其二十六年,迄三十三年,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是已为三十九郡。至秦亡时,或
冻浦鱼惊 [相关解释]
1.指晋王祥卧冰求鲤事。《晋书.王祥传》"王祥字休征,琅邪临沂人……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后因以"冻浦鱼惊"为孝亲之典。
劝进表 [相关解释]
1.魏晋六朝时,篡位之君每假"禅让"﹑"受禅"之名夺取政权。当让国"诏书"下达后,又故作逊让,使朝臣再三上表,劝其登基,然后即位。此种章表多谀颂功德而归之天命。如曹丕代汉,侍中刘弇等即率群臣奉表劝进。亦有外族入侵﹑皇统中断,大臣上表宗室劝其即位以继承皇统者。晋愍帝为刘曜所杀,刘琨等即联名上表琅邪王司马睿劝进。凡此劝登帝位的章表,通称"劝进表"。
司马树 [相关解释]
1.晋大司马桓温所植之柳树。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后因以喻时光流逝,年华易失。
小篆 [相关解释]
1.秦代通行的一种字体﹐省改大篆而成。亦称秦篆﹐后世通称篆书。今尚有《琅邪台刻石》﹑《泰山刻石》等残石存世。 2.比喻盘香或缭绕的香烟。 3.指熏香的炉。
柳老悲桓 [相关解释]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桓公(桓温)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后因以"柳老悲桓"谓人老感叹华年易逝。
琅琊 [相关解释]
1.见"琅邪"。
琅琊台 [相关解释]
1.见"琅邪台"。
琅瑘 [相关解释]
1.同"琅邪"。
琅邪 [相关解释]
1.亦作"琅琊"。亦作"琅琊"。 2.山名。在今山东省诸城县东南海滨。 3.山名。在今安徽省滁州市西南。西晋伐吴,琅邪王司马伷曾率兵驻此,因名。 4.指秦始皇时于琅玡山上所建之琅邪台。 5.指秦琅琊刻石。
琅邪台 [相关解释]
1.亦作"琅琊台"。 2.台名。越王勾践观台,在琅邪故城东南十里。 3.台名。在山东琅玡山上。秦始皇筑层台刻石纪功处。现原台已废圮,遗址如小山丘,地临黄海,气象恢宏。 4.指秦"琅邪台刻石"。
琅邪山(邪yá) [相关解释]
又称琅琊山”。在安徽省滁州市西南。因东晋琅琊王避难于此得名。拔317米。山青水秀,林壑优美,有琅琊寺、归云洞、醉翁亭、无梁殿等名胜古迹。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过江仆射 [相关解释]
1.指东晋丞相王导。西晋末,王导知天下已乱,为琅邪王司马睿献策移镇建康(今江苏南京),公元318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是为东晋。王导任丞相。魏晋时尚书仆射即为丞相,故有此称。
郑草 [相关解释]
1.《后汉书.郡国志四》"﹝东莱郡﹞不其侯国,故属琅邪"刘昭注引晋伏琛《三齐记》"郑玄教授不其山,山下生草大如?,叶长一尺余,坚刃异常,土人名曰康成书带。"后以"郑草"为书带草的别称。
金城柳 [相关解释]
1.《晋书.桓温传》﹕"温自江陵北伐﹐行经金城﹐见少为琅邪时所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涕。"后遂用以为世事兴废之典。
阮孚戎旅 [相关解释]
1.《晋书.阮孚传》﹕"琅邪王裒为车骑将军﹐镇广陵﹐高选纲佐﹐以孚为长吏……孚答曰﹕'陛下不以臣不才﹐委之以戎旅之重。'"后因以"阮孚戎旅"指委以军旅重任。
颜之推(531-590后) [相关解释]
北齐文学家。字介,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初仕梁,任散骑常侍,后被西魏俘获,逃入北齐,官至平原太守。北齐亡,又先后在北周、隋任官。能诗。有《颜氏家训》二十卷传世。
颜延之(384-456) [相关解释]
南朝宋文学家。字延年,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初仕晋,入宋后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与谢灵运齐名,世称颜谢”,但实际成就不如谢。有《五君咏》等名篇。明人辑有《颜光禄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