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25 查到相关实相的内容。
带有实相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七辩 [相关解释]
1.佛教谓解说佛法的七种辩说之才。亦泛指种种无碍辩才。语本《大智度论》卷五五"于一切法无碍故,得捷疾辩。有人虽能捷疾,钝根故,不能深入,以能深入故,是利辩。说诸法实相无边无尽故,名乐说无尽辩。般若中无诸戏论故,无能问难断絶者,名不可断辩。断法爱故,随众生所应而为说法,名随应辩。说趣涅盘利益之事故,名义辩。说一切世间第一之事,所谓大乘,是名世间最上辩。"
中道 [相关解释]
1.半途;中途。 2.道路的中央;路上。 3.中正之道。 4.犹言折中。 5.黄道。 6.佛家语。大乘诸宗谓无差别﹑无偏倚的至理。即离开空﹑有或断﹑常等二边的实相。
五眼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凡夫所见为肉眼,天人禅定所见为天眼,小乘照见真空之理为慧眼,菩萨照见普度众生的一切法门为法眼,佛陀具种种眼而照见中道实相为佛眼。
倒是 [相关解释]
1.副词。表示同一般情理相反,犹言反而,反倒。 2.副词。表示想的﹑说的同事实相反。 3.副词。表示出乎意料。 4.副词。表示转折。 5.副词。表示让步。 6.副词。用以舒缓语气。 7.副词。表示追问或责备。
允袭 [相关解释]
1.确实相合。
名实 [相关解释]
名称与实际名实相符|深察名实。
名实相符 [相关解释]
1.见"名实相副"。
实信 [相关解释]
1.确实的消息。 2.确实相信。 3.真实可靠。
实相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指宇宙事物的真相或本然状态。 2.真相。
左计 [相关解释]
1.与事实相背的打算。引申为失策。 2.邪恶的计谋。 3.宋代管理财政的官署名。辖京东各道。
平肆 [相关解释]
1.评察市肆中的货物使其名实相符。
念佛 [相关解释]
1.佛教修行方法的一类,约分称名念佛﹑观想念佛与实相念佛三种。一般指前一种,即口诵"阿弥陀佛"或"南无(nāmó)阿弥陀佛"。 2.用以表示感谢佛的保佑。
悟入 [相关解释]
1.佛教语。谓觉知并证入实相之理。语本《法华经.方便品》"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 2.泛指领会。
拈花一笑 [相关解释]
1.《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明通容《祖庭钳锤录》附《宗门杂录》"王荆公语佛慧泉禅师云'余顷在翰苑偶见《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三卷,谓梵王至灵山以金色波罗夷花献佛,舍身为床座,请佛说法。世尊登座拈花示众,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有金色头陀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分付摩诃迦叶。'"此为佛教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公案◇以喻心心相印,会心。
无住 [相关解释]
1.佛教语。实相之异名。谓法无自性,无所住着,随缘而起。佛教称"无住"为万有之本。
无相 [相关解释]
1.无人扶助。 2.佛教语。与"有相"相对。指摆脱世俗之有相认识所得之真如实相。 3.没有福相。
正名 [相关解释]
辨正名称、名分,使名实相符正名定分|守慎正名。
海市 [相关解释]
散文。杨朔作。1959年发表。作者在山东蓬莱阁未见海市,却意外地见到了长山列岛的美景,不由欣喜万分。作品以虚无缥缈的海市和长山列岛渔村的美好现实相映衬,赞美了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文笔飘逸,富有神韵。
真如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梵文tathatā或bhūtatathatā的意译。谓永恒存在的实体﹑实性﹐亦即宇宙万有的本体。与实相﹑法界等同义。
真实 [相关解释]
1.跟客观事实相符合;不假。 2.真心实意。 3.确切清楚。
真相 [相关解释]
1.佛教语。犹言本相﹐实相◇指事物的本来面目或真实情况。 2.谓实任宰相。 3.犹宝相。即神﹑佛的画像或塑像。
真真假假 [相关解释]
1.有真有假﹐虚实相混。
謞讦 [相关解释]
1.编造与事实相违的罪名去加害于人。
辨合 [相关解释]
1.符合﹐契合。指论说的道理与事实相符。辨﹐通"别"。
验真 [相关解释]
1.谓经过证验与事实相符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