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说明文解题公式九大考点!

时间:
王新老师
分享

王新老师

语文阅读答案——100%是从原文中得来的,90%左右可以抄到的!

语文阅读的答案肯定是从文章中得来,再把答案代入到题干和原文,验证【等于数学中的验算】一下,看是否正确和完整;做题时一定要审清题目的意思【每一个字都清楚明白】,在整体阅读全文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答题。

做说明文题目,不需要你一定搞明白文章里的科学道理,但一定要理清文章的脉络,能概括归纳出每段的说明内容。

做说明文阅读时,以下这些句子都应在卷子上划出:

每段中的总说句【一般是段首句】、关联词语【如:首先、然后、其次……】、路标词【如:总之、因此、所以、综上所述、由此看来……】和承上启下句。

说明文分类:

事物型说明文:介绍看得见的事物;

事理型说明文:介绍看不见的科学原理。

【考点一】明确说明对象及特征:

1、明确说明对象:

事物型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一般标题就是说明对象;事理型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2、明确说明对象的特征

要点:1、在标题中找  2、在段落中心句(一般是每段开头第一句话)中找

【考点二】辨析说明方法及作用:

要点:特别注意说明方法前后的句子,它们一般就是运用说明方法说明的内容。

1、  举例子:通过列举……的例子,具体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2、  列数字:用确切的数字,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3、  作比较:将……和……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

4、  列图表:用图表的方式使读者一目了然,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目前中考就考这四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考点三】明确说明顺序:

说明顺序的种类: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1)时间顺序——有表示时间的词;(年代、古今等)【介绍事物发展、演变的说明文】

(2)空间顺序——有表示方位的词;(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由近及远等)【介绍建筑物等布局的说明文】

(3)逻辑顺序——如有:因为,所以;首先,其次……(从现象到本质、从主要到次要、从原因到结果、从具体到抽象、从一般到个别、由浅入深……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介绍事物的成因、科学原理等说明文】

要点:

事物型说明文:一般采用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

事理型说明文:一般采用逻辑顺序。

【初中考试多为科技类说明文,此类说明文一般是事理型说明文,故多为逻辑顺序】

【考点四】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考查类型1:某个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题格式:不能 + 解释该词【如:“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 “比较”“几乎”“相当”等表程度;“多”“有余”等表数量……】+ 去词解句+ 删去与事实不符+ 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考查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答题格式:(1)不能;(2)解释原词的意思;(3)解释所换词语的意思;(4)换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事实不符。

考查类型3:指代题——“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答题格式: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提醒:

说明文的选择题一般都是考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做这类题必须将每个选项与原文一一核对,看是否缺少任何限制性的词或与原文不符。

说明文语言最大的特点是准确性,但也有些说明文【如科学小品文】的语言特点还具有生动形象性【如《松鼠》,用了大量的描写和修辞】。

【考点五】说明文语段能否互换位置:

考查类型:x、y 两段顺序能否调换?

答题思路:概括 + 说明顺序 + 照应

(1)概括段意

(2)从文章结构和说明顺序的角度来分析不可互换的理由【一般是逻辑顺序,如“从现象到本质”、“从主要到次要”、“由浅入深”等】

(3)从段落与上下文语句的照应关系上分析不可互换的理由【如:与上文第2 节某句话介绍的顺序相呼应】

答题格式:不能。因为第 x 段先介绍了……,y 段介绍了……,采用从……到……的顺序(见考点三内容)介绍事物,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且与前文【或后文】第n 节介绍的内容顺序相照应,调换后不合逻辑。

【考点六】一段文字应放文中哪一处,并说理由:

考查类型:阅读相关链接,如果把这段文字放入原文中,应在第   段和第  段之间最合适,并说说理由。

答题思路:概括 + 说明顺序 + 照应

(1)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看它从什么方面介绍本文的说明对象。

(2)梳理文章脉络,从文章结构和说明顺序的角度来思考它的位置。

(3)从它与文中句子的照应关系上来思考它的位置。

答题格式:应放第 x 和 y 段之间。这段文字介绍了……,原文是采用从……到……的顺序(见考点三内容)介绍事物,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且与前文【或后文】第n 节介绍的内容顺序相照应。

【考点七】(文尾)段落能否删去(是否多余)的理由:

考查类型例:第 5 段从内容上看并未对 3D 眩晕的成因作出解释,作者为何要写这段?《3D 时代,我为何会晕》(2012 届一模静安卷)答题思路:

(1)(内容上)概括段落的主要内容;

(2)(结构上)分析它从什么角度对上文内容作补充说明;与文中句子有没有照应的关系;

(3)(总结)这样可以使整篇文章的说明内容更全面完整。

【例题】

第 20 题:第 5 段从内容上看并未对3D 眩晕的成因作出解释,作者为何要写这段?(3 分)

《3D 时代,我为何会晕》(2012 届一模静安卷)

答:因为第 5 段所写的现象是现实中真实存在但无法用上文的理由来解释的,作者写这一段是对上文内容的补充说明,这样可以使整篇文章的内容更全面完整。

【考点八】分析说明文句子的作用:

这种题目答题的2个角度【内容、结构】:

作用【看句子所处位置】:

1、开头:统领全文或引出下文,由故事或现象等引出说明对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2、中间:承上启下。

3、结尾:总结全文。

【考点九】提出说明文说明的问题的解决办法

这种题型的特点是:要求针对文中所说明的某种现象或某个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或应对措施。命题的形式通常有:

①应如何正确看待或防范“……”?请你略作分析。

②从上文对“……”的说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③针对文中所提到的“……”问题,请你提出几条合理的建议。

解答这种题型的方法有:

(1)在原文中寻找答案。作者有时会在文中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的。我们可以直接摘录这些句子答题。

(2)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去提建议。在说明文中,一般情况下都会对所说明的某种现象或某个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这些原因去提建议会更加准确、快捷。

(3)依照常识回答。我们依据生活中的常识回答即可。

相关热搜

12943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