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得残荷听雨声全诗:

时间:
作文陶老师原创
分享

作文陶老师原创

“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全诗是什么?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李商隐竹坞无尘水槛清,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赏析李商隐少年早慧,文名早著,科第早登,却在无意中陷入朋党争斗的旋涡中。于是接踵而至的便是一系列的不幸,这些不幸让他倍感人生早秀先凋的身世之苦。颇多难言之痛,至闷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他的诗总显现出一种特别的,于一种假象的委婉中”寄寓一种深远的意韵,《宿驼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就是这样一首很有情韵的诗作,诗人起笔就以极为简练的笔调。勾画了驼氏亭的环境“这里一片的清幽雅洁,也正是这幽静清廖的:远离了尘嚣的境地,牵引出诗人绵绵的相思。了无痕迹地表现出清幽环境中诗人的孤寂,相思迢递隔重城,而地域的距离又是这样无情地阻隔了彼此的思情。诗人眼下所宿的驼氏亭与崔氏二兄弟居住的长安,远隔千山万水;诗人只能借助于风、于云“将自己的思念悠悠然地飘向远方长安”以求得寂寞中的慰藉,间隔中的契合了。读李商隐的诗,常常会在无意中发现一个,怨”恨“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是友人之间无法沟通的怨”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无题》)。是情人之间天涯阻隔的恨“就是他写给妻子的那首极富盛名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同样也暗含着,那是情真意笃的夫妻之间无以剪烛夜话的惆怅和凄苦,无疑还是诗人枯立于人世的写照,造成的太多的距离”成了诗人心灵深处的大痛“秋阴不散霜飞晚”仰头望天。雨意已浓“这样的物景,给本就不够明朗的心境,投上重重的阴影“心境的黯淡”又为物景抹上了一层灰色,情与景,心与物浑然于一体。留得枯荷听雨声“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也是一直为后学所溢美的神来之笔,淅淅沥沥的秋雨,那凄清的错落有致的声响。

留得残荷听雨声全诗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 ——李商隐竹坞无尘水槛清,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http:

“留得残荷听雨声”什么意思

0

室雅翰墨溢香气,长廊芭蕉听雨声

91384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