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元素含量: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是多少?

时间:
诗词网小编
分享

诗词网小编

目录

1.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是多少?

地壳中含量居前五位的元素为氧、硅、铝、铁和钙。在地壳中最多的化学元素是氧,它占总重量的48.6%;以下是铝、铁、钙、钠、钾、镁。丰度最低的是砹和钫,上述8种元素占地壳总重量的98.04%,其余80多种元素共占1.96%。地壳中各种化学元素平均含量的原子百分数称为原子克拉克值,地壳中原子数最多的化学元素仍然是氧,其次是硅,铝占地壳总量的8.3%,比铁的含量多一倍,大约占地壳中金属元素总量的三分之一。扩展资料地壳上层化学成分以氧、硅、铝为主,平均化学组成与花岗岩相似,称为花岗岩层,硅铝层”此层在海洋底部很薄。下层富含硅和镁。平均化学组成与玄武岩相似。

2.地壳中元素含量排名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约占48.6%(质量分数,其次是硅约占26.3%,含量排列依序为铝、铁、钙、钠、钾、镁。地壳中元素含量,是指一种元素在地球表面的地壳中的含量,是指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

3.地壳中有哪些元素?

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有112种元素,其中有92种元素以及300多种同位素在地壳中存在。在地壳中最多的化学元素是氧,它占总重量的48.6%;以下是钠、钾、镁等。

4.地壳中含量居前五位的元素分别是哪些

地壳中含量居前五位的元素为氧、硅、铝、铁和钙。在地壳中最多的化学元素是氧,它占总重量的48.6%;其次是硅,占26.3%;以下是铝、铁、钙、钠、钾、镁。丰度最低的是砹和钫,约占1023分之一。上述8种元素占地壳总重量的98.04%,其余80多种元素共占1.96%。地壳中各种化学元素平均含量的原子百分数称为原子克拉克值,地壳中原子数最多的化学元素仍然是氧,其次是硅,氢是第三位。铝占地壳总量的8.3%,比铁的含量多一倍,大约占地壳中金属元素总量的三分之一。扩展资料地壳上层化学成分以氧、硅、铝为主,平均化学组成与花岗岩相似,称为花岗岩层,亦有人称之为“硅铝层”。此层在海洋底部很薄,尤其是在大洋盆底地区,太平洋中部甚至缺失,是不连续圈层。下层富含硅和镁,平均化学组成与玄武岩相似,称为玄武岩层,所以有人称之为“硅镁层”(另一种说法,整个地壳都是硅铝层,因为地壳下层的铝含量仍超过镁;而地幔上部的岩石部分镁含量极高,所以称为硅镁层);在大陆和海洋均有分布,是连续圈层。两层以康拉德不连续面隔开。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壳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什么

在地壳中最多的化学元素是氧,以下是铝、铁、钙、钠、钾、镁。丰度最低的是砹和钫,上述8种元素占地壳总重量的98.04%,其余80多种元素共占1.96%。扩展资料地壳自形成以来,这种运动引起地壳结构不断地变化。地震是人们直接感到的地壳运动的反映。更普遍的地壳运动是在长期地、缓慢地进行着,必须借助仪器长期观测才能发觉。大地水准测量资料证明,喜马拉雅山脉至今仍以每年0.33~1.27厘米的速度在上升。地球在地质时期的地壳运动,虽然不能通过直接测量得知,但在地壳中却留下了形迹。在山区岩石裸露的地方,沉积岩层常常是倾斜、弯曲的,这都是岩层受力发生变形的结果。昔日的海滩现已高出海面20~40米。昔日的海滩也已高出海面20米左右,说明这些地方的地壳在上升。我国渤海海底发现了约达7千米的海河古河道。

6.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

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百分比分别为:氧48.06%、硅26.30%、铝7.73%、铁4.75%、钙3.45%、钠2.74%、钾2.47%、镁2.00%、氢0.76%、其他0.76%

7.在地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是怎么测算出来的

地壳元素丰度的确定 克拉克最早开始计算地壳的平均化学成分。他采用包括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的广义地壳。因而他得到的地壳平均化学成分,实际上是这三个地圈化学组成的综合。克拉克的大气圈和水圈的化学组成引用前人发表的工作,自己则从事岩石圈平均化学组成计算。他采用的火成岩和沉积岩的质量比为95%和5%。他选择了5159个分析质量好的岩石化学资料。按照数据的地理分布,然后归纳成包括各大洲和洋岛的9个大区域。求得每一个区域的平均后,再计算整个地壳的平均值。他选择了676个沉积岩组合样化学全分析资料。按照质量加权平均求得地壳的沉积岩平均成分。按照火成岩和沉积岩的质量比加权求得岩石圈地壳的平均化学成分。以三个地圈的平均化学组成为基础,算得广义地壳的元素丰度。克拉克计算地壳元素丰度的有效深度为16km,因为当时所知的最高山峰和最深海沟的高差和这相当。克拉克计算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参与计算的岩石化学资料地理分布极不均一,面积仅占20%的北美、欧洲、样品数占70%以上。自从克拉克首次发表了地壳元素丰度值后,许多学者相继进行了比较简便的计算,并将结果与克拉克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戈尔德施密特采用了一种很有趣的简洁办法来检验克拉克的数据。这种冰川粘土可作为大面积分布的结晶岩石的平均化学成分。他选取了77个样品进行分析,所得结果与克拉克的5159个样品结果除了CaO和Na2O偏低外,Na2O和CaO含量偏低是因水合作用和溶解作用导致Na和Ca的淋失。维诺格拉多夫于1949年发表了地壳元素丰度数据。他是根据粘土和页岩的平均化学成分求得的。这种平均化学成分与克拉克的丰度值很相似。维诺格拉多夫又发表了他用两份酸性岩和一份基性岩的平均化学组成算得的地壳元素丰度值。这些丰度值对他1949年发表的丰度数据,从现代地壳结构模型来看,维诺格拉多夫取酸性岩和基性岩的质量比为2∶1,大体上相当于这两类岩石在大陆地壳内的质量比,泰勒(S.R.Taylor)于1964年发表了大陆地壳的元素丰度。他采用花岗岩和玄武岩的质量比为1∶1进行计算。并简单地用花岗岩和玄武岩的标样来代替。泰勒取花岗岩和玄武岩质量比为1∶1,大体上接近这两类岩石在包括大洋壳在内的整个地壳质量比值。他的大陆地壳丰度实际上应为全球地壳的元素丰度。综观以上地壳元素丰度计算,如地壳概念不统一,未能按现代地壳结构模型进行计算;地壳深度的确定是人为的,未考虑莫霍面在大洋和大陆的不同;大多数计算忽略了海洋地壳,而它占整个地壳质量的1/未考虑地壳物质成分随深度变化的因素等等。1957)等在计算地壳元素丰度时,均采用了符合现代地壳结构的全球地壳模型。波德瓦尔特把整个地壳分成四个区域:以及边缘海槽地壳;③台盾区——前寒武纪地盾和地台的地壳;④褶皱区——显生宙褶皱带的地壳。以各自的莫霍面作为计算深度的下限。用各区质量比例加权平均,求出整个地球的平均化学成分。罗诺夫等则把地壳分成大陆型、次大陆型和大洋型三种类型,于1957年和1976年二次提出地壳元素丰度值。黎彤在计算中国岩浆岩平均化学成分的基础上。
495312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