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底是冯桂芬提出的,还是张之洞?

时间:
作文陶老师原创
分享

作文陶老师原创

目录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底是冯桂芬提出的,还是张之洞?

冯桂芬。中学为体,清末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主张以中国伦常经史之学为原本。以西方科技之术为应用,初由冯桂芬提出。后由张之洞在《劝学篇》中系统阐述,指以三纲八目即明德、新民、止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思想的原因和影响。思想产生的原因有三”一是近代西方文化的传入与传播“思想产生和发展最重要的思想基础,二是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产生的外部原因;三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文化的精华是“思潮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中体西用“思想产生很大的影响”的封闭文化思想”促进了开明思想和改革思潮的出现:中体西用“思潮贯穿洋务运动三十余年”

2.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是什么意思?

中体西用“清末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主张以中国伦常经史之学为原本。以西方科技之术为应用。初由冯桂芬提出,后由张之洞在《劝学篇》中系统阐述。中学,指以三纲八目即明德、新民、止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的儒家学说“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扩展资料实施背景1861年(咸丰十一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最早揭示了这种思想,谈洋务者以各种方式表达过“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4月,南溪赘叟在《万国公报》上发表《救时策》一文”首次明确表述了。礼部尚书孙家鼐《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中再次提出,自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学习西方议会,90年代以后进一步抨击洋务派学习的思想是舍本求末“希望中国能像西方那样实行君主立宪。

3.洋务派中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如何评价?

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指中国传统文化”其核心是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其灵魂是儒家纲常名教。指西方的近代文化。也是一个自有体用的文化系统“其核心是资本主义的各种制度”其灵魂是以自由、平等为标志的天赋人权思想,这两种文化经过19世纪上半期血与火的碰撞。在中国放开眼界看世界的先进知识界产生了,的思想,100多年来人们对这个指导思想的评价不一“怎样理解这个指导思想呢。是那个时代那样社会经济结构的产物?任何一种文化实体都是植根于自己的社会经济结构之中的,洋务运动前夕的中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尚不存在而自然经济普遍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要建立起。西体。因为还不具备西方式的制度所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中学体用”还按照其自身的逻辑运作着,面对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严峻挑战“不引进西学”则国将不国,中学为体,思想于是产生了,它是洋务经济深层的需要“洋务经济乃是一种以政府为依托,以集权为特征的官僚经济”无论从资金、技术、市场诸方面。它都是一刻也不能离开政府的,它是靠政府之力。集中纳税人手中的钱财,解决兴办的经费。它是靠政府之力引进技术,其原料和产品的相当一部分。都是靠政府调拨的,政府的支撑就成了洋务经济存在的前提。维护政府所代表的传统制度,就成了洋务运动的天职。正是这种既要举办洋务,又要依赖政府的经济现实。的必然性。这是洋务派自存的一种需要,兴办洋务“这是前所未有的开创性事业”既有资金之难措,更有顽固派之攻击与责难……真是举步维艰,顽固派提出机车轰鸣会震动皇陵,洋务派不得不一度用马匹来牵引车厢,顽固派又说这是以夷变夏。是废弃中国的封建统治秩序,这些在今天看来无须驳斥的奇谈怪论,在当年却是极具份量。甚至连洋务派也不得不称这些谬说,持论甚正,洋务运动为能够顺利进行下去。在引进传播西学的时候“维护中体就非常必要了,洋务派就无以自存。也可以看出洋务派的良苦用心。该理论的最早提出者冯桂芬说,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作者强调的。不是中学如何善:而是学西“学西就名正言顺了。这个口号的实际含义,当革命兴起之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重心就不在学西。而在不准革命、不准破坏中体这一层意思了,这个口号提出之初的进步用意,我们是不能抹煞的,中体西用,为西学的传播大开了方便之门“虽然中学是体、但西学既然已经为用,它就堂而皇之地进入了传统框架”取得了合法地位,从而有利于打破国民拒斥外来新生事物的传统文化心理障碍。

4.如何理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国近代有关中学与西学关系的命题。张之洞在《劝学篇·设学》中提出,是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效仿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 、 武备 、律例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辅以西学。主要目的是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发生了尖锐激烈的旧学与新学、中学与西学之争,守旧的封建顽固派坚决反对西学,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事物都采取仇视和排斥态度。而资产阶级维新派则积极提倡西学,认为中国不但应当学习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更要效仿它们的议院制。

5.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什么意思啊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国近代有关中学与西学关系的命题。张之洞在《劝学篇·设学》中提出,“中学为体”,是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效仿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 、 武备 、律例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 ,举办洋务新政,以挽回清王朝江河日下的颓势。 19 世纪 70~80 年代 ,早期改良派曾提出 “ 主以中学,辅以西学”的口号,主要目的是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反对顽固守旧 。到了 19 世纪末 ,发生了尖锐激烈的旧学与新学、中学与西学之争。守旧的封建顽固派坚决反对西学,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事物都采取仇视和排斥态度。而资产阶级维新派则积极提倡西学,认为中国不但应当学习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更要效仿它们的议院制,改革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张之洞强调“ 中学为内学 ,西学为外学 ;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表面上是要“新旧兼学”,实际上是站在旧学、中学一边,反对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政治伦理学说。

6.如何理解和评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主体、本质;由主体派生,为主体服务的表现形式.3、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4、西学:指西方的先进科技、文化、思想,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5、“是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6、:是采用西方近代科技”

7.“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最早是由谁提出来的?

张之洞在他的专著《劝学篇》里主要论述了自己的"西学为用"的观点,但是这个观点却并不是他直接提出来的,是江苏的一个候补道吴之榛在苏州办学的过程中提出的办学宗旨,再加上张又撰了长篇大文主要论证了这一观点,所以现在都以为这话是张之洞提出的,论在戊戌维新时期的嬗变 丁伟志 甲午战争的惨重失败“引起举国上下的震惊与悲愤”如何从亡国灭种的险恶前景中解脱出来,已成为朝野上下一切有识之士所共虑的迫切课题。一场以救亡保国为宗旨的维新变法运动终于兴起,并异常迅速地形成高潮。与这场政治运动相适应,一场为维新变法寻求学理根据和指导思想的新型文化运动。也以狂飙之势,席卷中国大地,早在甲午战争之前的十年间,的中法战争为导线“在洋务派内部对于洋务运动失误的检讨批评已经渐成气候”如今更加一发而不可遏止,洋务派的,的文化观“如何对待中西文化的问题再一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时代的新课题要求人们从文化的高度重新做出抉择,文化观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具有了洋务运动时期所没有的新性质和新内容“文化观进入了它发展的第二阶段,怎样变成了反对维新的文化纲领甲午前后维新思潮萌动时“变法改制的旗帜还不鲜明”洋务派和维新派之间门限不严。洋务派的大员们也常常对维新派的一些主张与行动表示同情或授以援手“尤其是在地方上建企业办学堂做出了成绩的张之洞”于甲午前后更以青出于蓝的势头,俨然崛起为洋务派的新领袖,加之他在政治见解上始终保持着激昂的抗御外侮的基本态度,所以当甲午之后洋务派失势之际。张之洞却声誉日隆起来,康梁等发起维新变法之初,无不对张之洞寄予厚望。在这样一种政治上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新分野的时候,也就依然充当着一切不完全反对西学的各色人等的共同口号(这个口号。也正是戊戌前后才趋向规范,为基本表述模式”中体西用“1885年该报第75卷发表的沈康彭《救时策》一文中说,中西学问”本自互有得失。宜以中学为体“次年该报第84卷发表的吴之榛《上张香帅请设中西学堂书》中也写道。请于大贤者:则‘中学为体“冀开海内风气,王霸杂糅,名虽变而实不易:舍是谋富强“诚如梁启超所说,这个口号一时还颇为风行。甲午丧师,举国震动,年少气盛之士,疾首扼腕言,惟新变法。而疆吏李鸿章、张之洞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张之洞最乐道之。(《清代学术概论》“《饮冰室合集·饮冰室专集之三十四》”)梁启超的这种描绘,大致符合事实。当做至言,这只能算是一种表面现象”事实上在共同尊崇,的表面现象下已经产生出实质性的尖锐分歧。梁启超的上述描述,洋务后期。一批通过亲身经历或各种媒介手段而较为了解西方资本主义状况的新型知识分子,逐步在洋务派中培育出来。以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钟天纬等人为代表的激进人士“虽然在政治上、职分上和隶属关系上仍然是洋务派营垒中人”但在思想见解上已经开始明白办洋务的路数之不可恃,开始议论如何才能突破摹习西方器物技艺框架、谋求从根本上学习西方的救国新方案,在文化观上“为模式讲求西学的“边见”(偏见)的批判,只不过他没有公开提出参照“西体”实行变法的主张,没有公开主张改变“的观念而已。洋务派中出现这样一些议论,说明了在戊戌变法的前夕,中国文化论坛上,有别于唯以办洋务为事的“向西方学习”的新高潮已经兴起,的模式已经无法框住这种新的文化主张、新的思想内容”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为着提出变法的学理和根据,欲以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清代学术概论》”《饮冰室合集·饮冰室专集之三十四》,从光绪到康有为。他们在决心推行变法措施、发表变法议论的时候,常常是先把,当做天经地义的口号打出来”光绪在下决心。变法自强“的著名的《明定国是诏》中”号召王公士庶,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就在前面先写上一句限制性的导语,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大清德宗景皇帝实录》卷四一八“光绪说这番话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倡实力讲求西学,下决心要把大小书院一律改为兼习中西学的学校,就足以表明当时他的基本倾向。不在祀典,的民间祠庙一律改为学堂的激进主张“至于所定需兼习之中学与西学”他也没有做任何;本末“之类的规定(《大清德宗景皇帝实录》卷四二○”康有为在代宋伯鲁所拟关于改革科举制的奏折中说,夫中学体也。无用不行“(《奏请经济岁举归并正科并各省岁科迅即改试策论折》(光绪二十四年五月二十日),《东华续录》卷一四五,其中学必为无用,舍中学而言西学,其西学必为无本。皆不足以治天下“虽庠序如林,无救危亡。(《西学书目表后序》,康梁的这种,只不过是在以不偏不倚的态度,表明他们对中学西学的并重,主张两者相需不能偏废。这只能看作是一种表态式的言词罢了“康有为所力倡并为光绪基本采纳的以彼得改制、明治维新为蓝本的变法方案,决心改变祖制之意图,这时已成为路人皆知的事,托古改制的康梁,新学。论式的突破已经无从掩饰,再做什么拥护,中体西用,也难以使人相信了”与洋务派激进分子不同“维新派的思想家毫不含糊地挑明”他们和洋务派之间,不仅在政治见解上、而且在文化观念上“存在着尖锐分歧”洋务派正是由于文化观念上的错误——对于西方文化认识上的错误。才导致出政治见解上的错误,维新派抨击洋务派学西方只是学其枝节,而未学其根本,不知变法,于救国事业无补,康有为说他们。稍言变法,徒增丧师割地之辱者“不知全变之道,或逐末而舍本”或伏东而倒西,故愈治愈棼。万变而万不当也“(《日本政变考》卷九,)严复说得更尖锐,把办洋务叫做是,(《救亡决论》,《侯官严氏丛刊》卷四,他还说洋务派所见所闻”不过是西学。(《论世变之亟》”《侯官严氏丛刊》卷五,梁启超则说。中国向于西学,震其技艺之片长”忽其政本之大法,《饮冰室合集·饮冰室文集之一》”)谭嗣同更对洋务派的西学观。作了辛辣的嘲笑。何尝有洋务哉,……足下所谓洋务,第就所见之轮船已而,电线已而。枪炮、水雷及织布炼铁诸机器已而。

8.针对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请做简要评价

中体西用思想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中体西用思想起了强化民族整合性的作用。中体西用给人们思想以新的启示,即学习外国的东西,必须结合本国的实际。是那个时代那样社会经济结构的产物。它是洋务经济深层的需要。
358701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