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环境的危害:污染环境和破坏环境的危害有哪些

时间:
作文陶老师原创
分享

作文陶老师原创

目录

1.污染环境和破坏环境的危害有哪些

人需要呼吸空气以维持生命。吸入空气达15~20立方米。被污染了的空气对人体健康有直接的影响。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表现为呼吸系统受损、生理机能障碍、消化系统紊乱、神经系统异常、智力下降、致癌、致残。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很高时。会造成急性污染中毒,即使大气中污染物浓度不高,但人体成年累月呼吸这种污染了的空气,也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及肺癌等疾病,环境污染是导致癌症发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采取综合措施、有效地治理环境污染,大气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对植物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当污染物浓度很高时。使植物叶表面产生伤斑,当污染物浓度不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慢性危害,或者表面上看不见什么危害症状,但植物的生理机能已受到了影响,造成植物产量下降,大气污染物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①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从工厂、发电站、汽车、家庭取暖设备向大气中排放的大量烟尘微粒:使空气变得非常浑浊,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减少,②增加大气降水量。从大工业城市排出来的微粒:其中有很多具有水气凝结核的作用,从天空落下的雨水中含有硫酸,这种酸雨是大气中的污染物二氧化硫经过氧化形成硫酸。随自然界的降水下落形成的,能使金属的防锈涂料变质而降低保护作用,还会腐蚀、污染建筑物,④增高大气温度。近地面空气的温度比四周郊区要高一些,这种现象在气象学中称做"。⑤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人们逐渐注意到大气污染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问题:人们认为在有可能引起气候变化的各种大气污染物质中。二氧化碳具有重大的作用,二氧化碳能吸收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使近地面层空气温度增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全球的气候异常,指降水的pH值低于5.6时,煤炭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其次气象条件和地形条件也是影响酸雨形成的重要因素,降水酸度pH<。将会对森林、农作物和材料产生明显损害。6、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的气体,主要来源于含碳燃料、卷烟的不完全燃烧。人体吸入一氧化碳易与血红蛋白相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

2.破坏环境的十种行为

1、废气排放是大气环境 的严重的污染源,工业企业燃烧和生产工艺过 程中排放的各种废气。2、污水排放污染地表水,导致水体水质变差,甚至影响水体功能;污染土壤,导致土壤出现酸碱化、盐碱化等3、滥伐森林破坏原始林资源;不能涵养水源,造成河流流量减少;旱涝危害增大;水土流失加剧4、过度开矿选矿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导致农业生产环境恶化,生态平衡失调,而且影响各业生产的发展。5、垃圾围城6、涸泽而渔抽干池水捉鱼,不作长远打算7、废旧电池丢弃旧电池的危害主要集中在其中所含的少量的重金属上,这些有毒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内,长期积蓄难以排除8、过度捕捉鸟类大量死亡、繁殖能力下降、导致灭绝,种群减少,9、踩踏草坪10、过度开采地下水拓展内容: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第一条 关注生态环境。关注环境质量、自然生态和能源资源状况,了解政府和企业发布的生态环境信息,学习生态环境科学、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健康风险防范等方面知识,树立良好的生态价值观,提升自身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文明素养。第二条 节约能源资源。合理设定空调温度,及时关闭电器电源,按需点餐不浪费。优先选择绿色产品,尽量购买耐用品,少购买使用一次性用品和过度包装商品,不跟风购买更新换代快的电子产品,外出自带购物袋、水杯等,闲置物品改造利用或交流捐赠。优先步行、骑行或公共交通出行,多使用共享交通工具,家庭用车优先选择新能源汽车或节能型汽车。学习并掌握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知识,按标志单独投放有害垃圾,分类投放其他生活垃圾,第六条 减少污染产生。不焚烧垃圾、秸秆,减少油烟排放,少用化学洗涤剂,少用化肥农药,避免噪声扰民。爱护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保护野生动植物,不破坏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不随意进入自然保护区,不购买、不使用珍稀野生动植物制品,拒食珍稀野生动植物。第八条 参加环保实践。积极传播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理念。

3.破坏环境的后果

破坏环境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造成森林、草原等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从而使人类、动物、植物的生存条件发生恶化的现象。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等。环境破坏造成的后果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除人类以外的其他客体都被称为环境(这里指自然环境,不包括社会环境)。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一时一刻也离不开环境,同时人类也在不断地改造环境,而环境的演化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不能盲 目的用人的主观意志改造环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类的任何行为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环境的任何改变也直接影响到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类与环境是和谐共处的关系。有人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通俗而形象 地喻为“人类有事应多和环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则是人类面临的挑战。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几乎增加了30倍。全世界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CO2约210亿吨,使大气中CO2的浓度由19世纪上半叶的270×10-6增加到1980年的344×10-6。预计 到2030年大气中CO2的浓度还要增加一倍达到680×10-6。使全球气候明显变暖,从而导致南北极冰雪部分融化,加上海水本身热膨胀。就会使世界海平面上升25~100厘米,一些地势低洼的沿海城市将葬入海底,如北京、上海、伦敦、纽约等城市全部被淹没掉,同时地 球变暖将使不少国家和地区干旱少雨。虫害增多,全世界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SO2、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也在急剧增加,当大气中的SO2与氮氧化物遇到水滴或潮湿空气即转化成硫酸与硝酸溶解在雨水中。这种雨称为酸雨,如果大气中SO2和氮氧化物浓度很高时。据23个省市测定表明。其中21个均发现酸雨,我国降雨酸度由北向南呈逐渐加重趋势。长江以南酸雨已是比较普遍的问题。在我国的华北、东北和西北过去很少出现酸雨。而今酸雨也在困扰某些地 区,酸雨使土壤、湖泊、河流水质酸化。使水生生态恶化,危害农作物和其他植物生长,我国每年有近260多万公顷农田遭受酸雨污染,因酸雨危害每年直接经济损失24.5亿元,间接生态效益损失更大,酸雨还腐蚀建筑材料,严重损害古迹、历史建筑、雕刻、装饰以及其他重要文化设施,由此造成的损失难以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到2000年全世界通过下水道和工业 管道排放的污水量将达到16000~21000亿立方米,由于水质污染导致发病率上升。水污染导致的引用水危机正席卷着全球。5的人很难获得安全引用水;约有18亿人由于引用污染的水受到疾病的威胁,每天约有2.5万 人死亡与饮用受污染的水有密切关系。症死亡的27.1%和22.1%,呈明显上升趋势。癌症死亡率占总死 亡率的比重也在逐年增加。呼吸系统疾病是农村地区居民死亡的首位原因,而大气污染则是 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诱因之一。全世界每年有300多万人死于主要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癌病。氟里昂的使用量不断增加,是导致臭氧减少并出现空洞的原因,从而减少了紫外线对生物(人体)的伤害。人类如果不采取措施保护大气臭氧层,到 2075年全世界将有1.54亿人患皮肤癌,农作物减产7.5%,材料的损失达47亿美元。全世界由于环境问题造成的难民人数有1300万人,接近由于政治动乱和战争造成的政治难民的人数。由于环境污染,我国每年造成的损失近500亿元。

4.关于破坏环境的资料

一、全球10大环境问题 1、气候变暖 2、臭氧层破坏 3、生物多样性减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锐减 6、土地荒漠化 7、大气污染 8、水体污染 9、海洋污染 10、固体废物污染 二、我国环境状况 1、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加剧。2、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及四川盆地。华中地区酸雨污染最重。3、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部分内陆河流和大型水库外,工业发达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尤为突出。黄河流域、松花江、辽河流域水污染严重。5、大淡水湖泊总磷、总氮污染面广,富营养化严重。6、四大海区以渤海和东海污染较重,7、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8、城市环境污染呈加重趋势。9、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严重,绝大多数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3的河流和1000多万公顷农田被污染。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 1978年: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0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和人类食物链;防止有毒化学品污染 1982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年,管理和处理有害废弃物,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环境污染概述 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但由于大气、水、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有各种分类: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按造成环境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电磁波)固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 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 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有关环境治理设想方面的文章,我经常去参加学校组织的环保讲座,观看环保方面的录相带,积极参预环保知识问答调查活动,红领巾植绿护绿队”的网站建设,在上面发布大量的环保图片和环保知识,以及关于环保的各方面的法律知识,我国在环保方面发展动向、世界各国的环境保护情况;查找一些最新的不同的专题和板块“环保资讯”还定期制作一些宣传板来宣传环保知识和生活中的环保常识。提高了大家的环保意识;号召同学们从不同的方面来关爱自己的家园,为周围的环境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积极动员身边的人一起来依法保护和建设人类共有的同样也是仅有的家园,为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的文明做出贡献。我还和同学们共同发起“认养一棵树、爱惜每一片绿地,让我们周围充满绿色”小用塑料袋不使用泡沫饭盒和一次性筷子,让我们远离白色污染”让我们共同走向美好的绿色的明天,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源所造成的“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食品污染、不适当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五大类。它们像恶魔般无情地吞噬着人类的生命”危害着人体健康。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让人类陷入了困境,只要我们——人类有时刻不忘保护环境的意识。有依法治理环境的意识:地球村将成为美好的乐园“

5.关于人类破坏环境造成的后果

一、全球10大环境问题 1、气候变暖 2、臭氧层破坏 3、生物多样性减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锐减 6、土地荒漠化 7、大气污染 8、水体污染 9、海洋污染 10、固体废物污染 二、我国环境状况 1、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加剧。 2、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及四川盆地。华中地区酸雨污染最重。 3、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部分内陆河流和大型水库外,污染成加重趋势,工业发达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尤为突出。 4、七大水系(珠江、长江、黄河、淮河、海滦河、辽河、松花江)中,黄河流域、松花江、辽河流域水污染严重。 5、大淡水湖泊总磷、总氮污染面广,富营养化严重。 6、四大海区以渤海和东海污染较重,南海较轻。 7、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并呈加重趋势。 8、城市环境污染呈加重趋势。 9、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严重,呈恶化趋势。绝大多数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10、全国2/3的河流和1000多万公顷农田被污染。 三、历年环境日主题 1974年:只有一个 地球 1975年:人类居住 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资源 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 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 1979年: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0年:新的10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和人类食物链;防止有毒化学品污染 1982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年,提高环境意识 1983年:管理和处理有害废弃物,防止酸雨 1996年:我们的地球、家园、居住地 1997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环境污染概述 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但由于大气、水、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有各种分类: 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按造成环境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电磁波)固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 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 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环境污染也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近年来出现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就是这方面的突出表现。 保护地球,从我做起 古往今来,地球妈妈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无数代子孙。原来的她被小辈们装饰得楚楚动人。可是,现在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她折磨得天昏地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救救地球”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强烈的呼声。 我为周围环境的恶化而感到心痛,我想:作为未来接班人的青少年,如果不了解人类环境的构成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无视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的话,我们的生命将毁在自己的手中,老天将对我们作出严厉的惩罚。为此我下定决心要从我做起爱护环境,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家园,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卫士。 在刚过去的一年中,我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植树活动,带领我们初一(6)中队的班干部创立了“绿色天使”植绿护绿小组,鼓励队员们在校园里认养了一棵小树苗,利用课余时间给它梳妆打扮,为它长成参天大树打下了基础。在学校组织的“让地球充满生机”的签字活动中,我郑重地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并写下了自己对环保的决心和期望,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我积极参加学校在世界环境日举行的有奖征稿,认真查阅、收集各类资料,进行社会调查,撰写有关环境治理设想方面的文章,我经常去参加学校组织的环保讲座,观看环保方面的录相带,积极参预环保知识问答调查活动,认真填写每一项提问。我参与了“红领巾植绿护绿队”的网站建设,在上面发布大量的环保图片和环保知识,以及关于环保的各方面的法律知识,我国在环保方面发展动向、世界各国的环境保护情况;每个月我都利用网络、报纸,查找一些最新的不同的专题和板块“环保资讯”来告诉大家;还定期制作一些宣传板来宣传环保知识和生活中的环保常识。提高了大家的环保意识;号召同学们从不同的方面来关爱自己的家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周围的环境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积极动员身边的人一起来依法保护和建设人类共有的同样也是仅有的家园,为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的文明做出贡献。我还和同学们共同发起“养一盆花,认养一棵树、爱惜每一片绿地,让我们周围充满绿色”和“小用塑料袋不使用泡沫饭盒和一次性筷子,让我们远离白色污染”的倡议。让我们放下方便袋,拿起菜篮子,让我们共同走向美好的绿色的明天,走向辉煌、灿烂的未来! 据我收集到的一份报告说:“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源所造成的。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食品污染、不适当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五大类。”一个个铁一样的事实告诉我们,它们像恶魔般无情地吞噬着人类的生命。它威胁着生态平衡,危害着人体健康,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让人类陷入了困境。为此我作出宣告:“只要我们——人类有时刻不忘保护环境的意识,有依法治理环境的意识,地球村将成为美好的乐园”。未来的天空一定是碧蓝的,水是清澈的,绿树成荫鲜花遍地,人类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幸福。 “真正检验我们对环境的贡献不是言辞,而是行动。”虽然我现在做得只不过是一些微小的事,但是我坚信要是我们人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心,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携手保护我们的家园,自然会给人类应有的回报。在温暖的摇篮——草原上小憩;在慈祥的笑脸——天空下成长,在爱的源泉——河流中沐浴 黄色星期天 天贤粱粕

6.人类破坏环境带来的危害

人类破坏环境带来的危害:(1)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2)臭氧层破坏在地球大气层近地面约20~30公里的平流层里存在着一个臭氧层。其中臭氧含量占这一高度气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一,臭氧含量虽然极微。却具有强烈的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它能挡住太阳紫外辐射对地球生物的伤害,然而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出的一些污染物。如冰箱空调等设备制冷剂的氟氯烃类化合物以及其它用途的氟溴烃类等化合物,形成活性很强的原子与臭氧层的臭氧(O3)作用,臭氧迅速耗减,使臭氧层遭到破坏,南极的臭氧层空洞。就是臭氧层破坏的一个最显著的标志,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面积已达2400万平方公里,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是在20亿年里形成的。北半球上空的臭氧层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薄。欧洲和北美上空的臭氧层平均减少了10~15%,西伯利亚上空甚至减少了35%,地球上空臭氧层破坏的程度远比一般人想象的要严重的多,(3)酸雨酸雨是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等酸性污染物引起的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水。受酸雨危害的地区。出现了土壤和湖泊酸化,植被和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建筑材料、金属结构和文物被腐蚀等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酸雨在五、六十年代最早出现于北欧及中欧。当时北欧的酸雨是欧洲中部工业酸性废气迁移所至,许多工业化国家采取各种措施防治城市和工业的大气污染,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是增加烟囱的高度,这一措施虽然有效地改变了排放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但大气污染物远距离迁移的问题却更加严重,污染物越过国界进入邻国,形成了更广泛的跨国酸雨,全世界使用矿物燃料的量有增无减,也使得受酸雨危害的地区进一步扩大,全球受酸雨危害严重的有欧洲、北美及东亚地区。酸雨主要发生在西南地区,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4)淡水资源危机地球表面虽然2/。3被水覆盖;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可供饮用和其它生活用途,在这样一个缺水的世界里,水却被大量滥用、浪费和污染,致使世界上缺水现象十分普遍,全球淡水危机日趋严重,目前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水。其中28个国家被列为严重缺水的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的国家和地区将达46~52个,缺水人口将达28~33亿人,我国广大的北方和沿海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据统计我国北方缺水区总面积达58万平方公里,这些缺水城市主要集中在华北、沿海和省会城市、工业型城市,世界上任何一种生物都离不开水。(6)森林锐减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耕地、牧场、木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导致对森林的过度采伐和开垦,全世界每年约有12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其中占绝大多数是对全球生态平衡至关重要的热带雨林。对热带雨林的破坏主要发生在热带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尤以巴西的亚马逊情况最为严重。到九十年代初期这一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比原来减少了11%,平均每5秒钟就有差不多有一个足球场大小的森林消失。在亚太地区、非洲的热带雨林也在遭到破坏。(7)土地荒漠化简单地说土地荒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对荒漠化的概念作了这样的定义: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1996年6月17日第二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发表公报指出:当前世界荒漠化现象仍在加剧。全球现有12亿多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胁,其中有1.35亿人在短期内有失去土地的危险。荒漠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态环境问题,它给人类带来贫困和社会不稳定。全球荒漠化的土地已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占到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全世界受荒漠化影响的国家有100多个,尽管各国人民都在进行着同荒漠化的抗争,但荒漠化却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在人类当今诸多的环境问题中,荒漠化是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对于受荒漠化威胁的人们来说,荒漠化意味着他们将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有生产能力的土地的消失。(8)物种加速灭绝物种就是指生物种类。现今地球上生存着500~1000万种生物。一般来说物种灭绝速度与物种生成的速度应是平衡的。由于人类活动破坏了这种平衡,使物种灭绝速度加快,据《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估计,物种灭绝将对整个地球的食物供给带来威胁,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损失和影响是难以预料和挽回的。(9)垃圾成灾全球每年产生垃圾近100亿吨。

7.环境污染的危害

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人需要呼吸空气以维持生命。被污染了的空气对人体健康有直接的影响。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表现为呼吸系统受损、生理机能障碍、消化系统紊乱、神经系统异常、智力下降、致癌、致残。2、对植物危害大气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对植物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当污染物浓度很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急性危害,使植物叶表面产生伤斑,当污染物浓度不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慢性危害,或者表面上看不见什么危害症状,但植物的生理机能已受到了影响,3、酸雨指降水的pH值低于5.6时。煤炭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其次气象条件和地形条件也是影响酸雨形成的重要因素;4、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的气体。主要来源于含碳燃料、卷烟的不完全燃烧。人体吸入一氧化碳易与血红蛋白相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
316686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