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和氢氧化钠: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离子方程式怎么写

时间:
作文陶老师原创
分享

作文陶老师原创

目录

1.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离子方程式怎么写

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 + 2H2O + 2OH- = 2(AlO2)- + 3H2↑金属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发生反应,与干燥的氢氧化钠不反应。金属铝和NaOH溶液反应的实质是:铝先和NaOH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然后氢氧化铝再跟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强碱制弱酸)。与酸反应(HCl)。与碱反应(NaOH)。与水反应。2、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钠溶于水中会完全解离成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许多的有机反应中:氢氧化钠也扮演着类似催化剂的角色,颜色反应。它能与指示剂发生反应:

2.铝和氢氧化钠和水的反应原理

反应原理:铝是活泼金属,在干燥空气中铝的表面立即形成厚约50埃(1埃=0.1纳米)的致密氧化膜,使铝不会进一步氧化并能耐水;但铝的粉末与空气混合则极易燃烧;熔融的铝能与水猛烈相应的金属;极易溶于强碱,反应实质:水是极弱的电解质,但在水中能电离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与铝反应,生成Al(OH)₃反应条件可加热也可以在常温下进行。在常温下起现象很难观察,扩展资料铝和氢氧化钠和水的化学反应研究的基本原则在描述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机理时。任何化合物的每一步反应都应该是在该条件下此类化合物的通用反应:确认一个合理的反应机理,1、反应机理既要简单:又要能解释全部实验事实,如果有几个机理都能说明全部实验事实。

3.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2Al+2NaOH+6H2O=2Na[Al(OH)4] +3H2↑苏教版:2Al+2NaOH+2H2O=2NaAlO2+3H2↑反应可以理解为:2Al+6H2O=2Al(OH)3+3H2↑ Al(OH)3+NaOH=Na[Al(OH)4] 或:Al(OH)3+NaOH=NaAlO2+2H2O因此总反应:

4.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是:铝与水中氢氧根反应,也就是水中氢氧根得到电子。一、铝先与水反应2Al+6H₂O=2Al(OH)₃↑二、氢氧化铝两性,与强碱反应:Al(OH)₃+NaOH=NaAlO₂O三将上述两个反应叠加,2 Al+2NaOH+2H₂+3H₂在干燥空气中铝的表面立即形成厚约50埃(1埃=0.1纳米)的致密氧化膜,使铝不会进一步氧化并能耐水;但铝的粉末与空气混合则极易燃烧;熔融的铝能与水猛烈相应的金属;极易溶于强碱,铝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和硅,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扩展资料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1、配平系数。

5.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是:铝与水中氢氧根反应,也就是水中氢氧根得到电子。一、铝先与水反应2Al+6H₂O=2Al(OH)₃+3H₂↑二、氢氧化铝两性,与强碱反应:Al(OH)₃+NaOH=NaAlO₂+2H₂O三将上述两个反应叠加,得到:2 Al+2NaOH+2H₂O=2NaAlO₂+3H₂↑铝是活泼金属,在干燥空气中铝的表面立即形成厚约50埃(1埃=0.1纳米)的致密氧化膜,使铝不会进一步氧化并能耐水;但铝的粉末与空气混合则极易燃烧;熔融的铝能与水猛烈相应的金属;铝是两性的,极易溶于强碱,也能溶于稀酸。相对密度2.70。熔点660℃。沸点2327℃。铝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和硅,居第三位,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扩展资料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1、配平系数,配平化学方程式中各化学式的系数,有些地方的系数1不能省略;2、将单线改为双线,此为化学方程式中最容易忽略的地方;3、如果是溶液中发生反应,反应物中无固体,而生成物中有沉淀的,在生成的沉淀化学式右侧用“↓”号表示;反应物中无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产生的则在生成的气体右侧用“↑”号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气体,则不用加任何符号。

6.为什么铝和浓氢氧化钠反应会产生氢气?

既与酸反应,也与碱反应。与强碱NaOH反应中间需要水,多余的电子就会把水中的氢离子变成氢气,反应式是 2Al +2NaOH+6H2O====2Na[Al(OH)4]+3H2↑。

7.氯化铝和氢氧化钠反应

AlCl3+3NaOH=3NaCl+Al(OH)3↓ 离子方程式:Al3+ +3OH-=Al(OH)3↓ 当NaOH溶液过量时 化学方程式:
308911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