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婚要度“蜜月”?

时间:
王新老师
分享

王新老师

现代人结婚,除了有婚假,还有一个约定俗称的规定就是“度蜜月”。可是在中国古代是没有度蜜月这一说的,那么新婚度蜜月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是怎么来的呢?爱扬网告诉你!

“蜜月”一词产生于公元前500年的英国。当时英格兰还处于较原始的蛮荒社会。在多顿族中流行“抢婚”,即任何一个多顿青年男子都可以抢一个自己中意的姑娘为妻。为了避免这种尴尬,于是不少男子一将妻子抢到手,就迫不及待的携手新娘外逃,过一段隐居生活后再回来。

当时英国的野蜂窝随处可见,蜂蜜唾手可得,旅途中的人们纷纷吸吮蜂蜜汁充饥。这一发现逐渐被流传开来后,抢婚外逃进入山野的青年男女,便纷纷以蜂蜜充饥当食物,终生厮守。

到来公元前4世纪左右,多顿人“抢婚”的风俗危机社会秩序,迫使多顿首领不得不作出规定“凡成婚30天以上者,不得卷入抢婚之列。并发给新婚对牌,以备查验。”从此以后,外逃的新婚夫妻多在30天以后自动回到家乡,过上平安的家庭生活。而他们在外面度过的靠蜂蜜充饥的30天,久而久之就被人们称为“度蜜月”了。

相关热搜

1186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