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励志故事:运动员王皓从小到大的励志故事

时间:
作文陶老师原创
分享

作文陶老师原创

目录

1.运动员王皓从小到大的励志故事

乒乓球冠军邓亚萍关于她的报道、新闻已有“5岁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13岁就夺得全国冠军,15岁时获亚洲冠军,16岁时在世界锦标赛上成为女子团体和女子双打的双料冠军。运动生涯中共获得过18个世界冠军(仅次于王楠23个),并连续两届获得4次奥运会冠军(1992巴塞罗那女子单双打,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乒乓球被正式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是在1988年,在当年中国军团获得的5枚奥运会金牌里,中国乒乓球队统治力更强,邓亚萍也开创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邓亚萍的成就非他人可以比拟,她已经成为中国体育的代名词之一,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最喜欢看她的比赛,在给她颁奖的时候会亲切地拍拍她的脸颊,退役的邓亚萍先后到清华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和诺丁汉大学进修学习,并获得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和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的硕士学位。邓亚萍在国际奥委会道德委员会以及运动和环境委员会两个委员会担任职务。邓亚萍成为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的一名工作人员。邓亚萍担任北京奥组委奥运村部副部长。邓亚萍和杨扬、高敏等奥运冠军一起赶赴灾区,邓亚萍的自身经历就是个励志的榜样。

2.运动员的故事励志故事

邓亚萍的故事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先后获得4次世界冠军。她小时候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因为个子矮、手脚粗短,邓亚萍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每天练完体能后,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动作。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便在腿上绑上了沙袋,腿肿了、手掌磨破了,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她的衣服、鞋袜,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身体很多部位都是伤病。

3.关于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励志故事?

中国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选手刘长春于1932年7月29日下午4时到达美国洛杉矶码头。他是参加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的惟一一名中国选手。因长途旅行体力不支,刘长春在100米和200米预赛中即遭淘汰,但他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存在。吉姆·索普 金牌等待70年 在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上夺得五项全能和十项全能两枚金牌的美国运动员吉姆·索普,半年后因被人诬陷为职业运动员而被收回金牌。索普在忧愤贫病中去世,逝前还喊出:还我金牌“也就是在他的金牌被剥夺70年以后”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洛杉矶亲自把金牌交于索普的后代,展示了奥林匹克运动对公平公正的全力追求。欧文斯 45分钟狂破纪录 45分钟内5破1平世界纪录,1936年第十一届柏林奥运会上。欧文斯(右)连夺4枚金牌。图中他和获得跳远亚军的德国运动员鲁兹·朗在赛后交谈,经济上的窘困使欧文斯不得不向现实低头。最后在贫病交加中去世,欧文斯去世四年后,美国设立了。杰西·欧文斯奖,表彰在每一年的田径比赛中表现突出的美国男女运动员“人类火车头“之称的前捷克斯洛伐克长跑名将扎托佩克(右一)在1952年的赫尔辛基奥运会上以惊人的耐力夺得5000米、10000米和马拉松3枚金牌”5000米项目夺冠后20分钟”

4.急求某运动员励志的故事一篇!!200字左右的。

乒乓球冠军邓亚萍关于她的报道、新闻已有“充栋”之规模,她的故事、经历也为众多人耳熟能详。我们只简单地赘述如下:1973年2月6日生于河南郑州,身高1.50米。5岁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13岁就夺得全国冠军,15岁时获亚洲冠军,16岁时在世界锦标赛上成为女子团体和女子双打的双料冠军。运动生涯中共获得过18个世界冠军(仅次于王楠23个),并连续两届获得4次奥运会冠军(1992巴塞罗那女子单双打,1996亚特兰大女子单双打)。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 乒乓球被正式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是在1988年,在当年中国军团获得的5枚奥运会金牌里,乒乓球就占了2枚。四年之后的1992年,中国乒乓球队统治力更强,邓亚萍也开创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 邓亚萍的成就非他人可以比拟,她已经成为中国体育的代名词之一,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最喜欢看她的比赛,在给她颁奖的时候会亲切地拍拍她的脸颊,还邀请她到洛桑国家奥委会总部做客。 1997年以后,退役的邓亚萍先后到清华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和诺丁汉大学进修学习,并获得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和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的硕士学位。2002年,邓亚萍在国际奥委会道德委员会以及运动和环境委员会两个委员会担任职务。2003年,邓亚萍成为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的一名工作人员。目前,邓亚萍担任北京奥组委奥运村部副部长。 四川汶川大地震后,作为体育界的代表,邓亚萍和杨扬、高敏等奥运冠军一起赶赴灾区,参加灾后心理救援。其实,邓亚萍的自身经历就是个励志的榜样,她因为身高的原因在刚开始练球时被挡在体校大门之外,但喜欢乒乓球的她并没有过早放弃,在父亲的带领下,她勤学苦练,绑沙袋,每天接球打球1万多个。十几年的苦练使她克服了身高的劣势,并改变了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这种精神也影响了她退役之后的道路,在学业面前,她依然没有退缩,从26个英文字母到现如今的北京奥组委官员,邓亚萍在乒乓球之外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她,也成为运动员个人发展的典范。 邓亚萍的故事还有很多,两次北京申奥代表、四次奥运火炬手经历以及现在的北京奥组委官员,赛场外的每一次冲刺都会让人想起她打球时的劲头儿:无所畏惧、顽强拼搏以及超强的自信。(我不保证都有用,你看看哪些对你有用就留下,没有用呢就删了。)

5.外国的体育明星励志故事

辉煌的开始永远的英雄 容国团对于八零后的我来说,一切关于他的了解只能是来自那些记录着历史的文字或影像,他是一位在新中国体育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容国团夺得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世界冠军。这一页注定是新中国体育辉煌史册中的扉页,容国团注定成为我国体育史上当之无愧的英雄。但英雄的结局多是悲剧的,他最终也未逃脱命运的坎坷。但他的精神仍在时刻激励、鼓舞着我们:叩响奥运大门的神枪手 许海峰!我做任何事情都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这就是许海峰的人生哲学,从小立志成为神枪手的许海峰在这样的人生哲学的指导下。最终成为从玩弹弓中的玩出大名堂的传奇人物”许海峰成为当届奥运会首枚金牌得主,同时也是中国奥运会历史上的首位冠军得主。在打破了中国奥运史上金牌,许海峰的名字也永远被载入中国体育的史册“从教后的许海峰培养出多位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也完成了从金牌运动员到金牌教练的人生转变,力者与智者的完美结合 郎平她身高1米91。她是光芒万丈的中国女排的核心人物,她是20世纪80年代世界女子排球界,之称的郎平;的一锤定音是力者果敢的展现。那么作为教练的郎平则更多体现的是智者的谋略“虽然作为主教练的她没有世界冠军的荣耀”但她能将当时实力平平的中国和美国分别带到了96年和08年奥运会的亚军,就足以证明她是位神奇而出色的智者。力者与智者的完美结合,郎平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排坛的传奇。体操的王子商界的巨人 李宁赛场上的李宁,他的当年不但空前且几乎绝后的世界体操神话,体操王子,商海中的李宁“更多了些自信和成熟,李宁一直积极地支持着国内外的体育事业,并不断用自己的品牌传递着”运动让人更加自信,等体育精神,点燃08北京奥运火炬的李宁再次证明,真正跳水的不败神话 高敏体型优美、动作轻盈、稳定性好、压水花入水技术尤为突出的高敏是当之无愧的跳水女皇”她是世界上唯一突破600分大关的女子跳水运动员,她的技术难度和稳定性让同时代的其他选手望尘莫及、黯然神伤“连续三年被美国《游泳世界》杂志评为年度世界最佳跳水运动员”她让挑剔的西方媒体也大加赞赏。论风光她也许不及后来的伏明霞和郭晶晶。但她11次世界大赛全部夺冠的记录却成为后人难以超越的目标,高敏——一个时代的不败神话。将生命倾注于奥运的老人 何振梁我欣赏的人很多,但他绝对是一位值得我无限敬佩的老者,他是新中国体育走向世界的见证人。他被评为全世界最有影响的十大体育领导人之一。他两次两次参加北京申办奥运会,两次担任申奥投票中方陈述人,他是北京申奥由失败到成功的标志性人物。他在国际奥委会的地位、威望和影响;他的经验和出色的语言能力;07年大阪九道传奇的激情久久难忘,但它们都不及08年北京退赛的感伤。而感伤决不仅仅是遗憾,天使的翅膀也需要休养,期待着再次地飞翔!无冕之王无限辉煌 姚明他没有世界冠军的名号,更没有奥运冠军的殊荣,就连亚洲冠军的金牌都是屈指可数。但他的影响力却令许多奥运冠军望尘莫及。

6.写某一位体坛明星的励志故事的文章,2000字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受当时体育教练父亲的影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手掌磨破了!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由于邓亚萍的执着,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下午训练到6时,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邓亚萍为了训练经常误了时间,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连珠炮打来,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丝不苟的接球,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邓亚萍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湿一片,不得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邓亚萍身体很多部位都是伤病。为对付腰肌劳损,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

7.100字邓亚萍励志故事

故事开篇点题,正文用详细事情来论证邓亚萍如何让励志,结尾再总结升华。正文24岁的邓亚萍带着4枚奥运金牌退役,此后她用了整整11年时间分别在清华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先后获英语专业学士学位、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硕士学位和经济学博士学位。在求学期间,在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鼓励和帮助下,邓亚萍在悉尼奥运会后正式进入了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后来她又两度成为北京申奥大使、在国际奥委会道德委员会以及运动和环境委员会两个委员会任职、担任北京奥组委官员……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讲,退役后的选择有很多种,有进演艺圈的……然而,邓亚萍选择退役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打乒乓球打了19年,已经获得了18个世界冠军、实现了大满贯;第二个原因是为了在退役后适应社会。
409532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