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的区别在哪里

时间:
李天扬老师
分享

李天扬老师

实收资本与注册资本不一致太闹心了

为什么现实中的很多企业老板都不能先缴存足够的资本金,再去经营呢?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很多初创公司的会计人员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1、老板公户私户一起用怎么办?

2、从老板手里拿出来的钱花掉怎么走账?

3、营业执照上的注册资本与实收资本必须一致吗?

这种账务处理起来确实比较麻烦,1.如果私户的钱不做账务处理吧,存在会计风险,如果做了账务处理,到底是做借款?投资款?实收资本?还是资本公积呢?

矛盾的会计心结

现在经常碰到会计说,但到处没有确定答复,其实不是没有确定答复,而是有时候自己对此有侥幸心理或者私心。

1、分期认缴的营业执照中的注册资金是首次收款额还是最终认缴额?

2、营业执照上的注册资本与实收资本不一致在工商年检中有何风险? 如果资本金做账不正确,工商税务不查,是不是就可以躲避风险呢?

首先要弄懂注册资金、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三者的区别

注册资金是国家授予企业法人经营管理的财产或者企业法人自有财产的数额体现。注册资金所反映的是企业经营管理权,是企业实有资产的总和,注册资金随实有资金的增减而增减,即当企业实有资金比注册资金增加或减少20%以上时,要进行变更登记。

注册资本,是公司制企业章程规定的全体股东或发起人认缴的出资额或认购的股本总额,并在公司登记机关依法登记。公司的注册资本是公司的登记机关登记注册的资本额,也叫法定资本。注册资本反映的是公司法人财产权,所有的股东投入的资本一律不得抽回,由公司行使财产权。

实收资本即所谓的发行资本(又称已发行资本),指的是股东实际将现金或实物投入公司的资本额,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它是企业注册登记的法定资本总额的来源,它表明所有者对企业的基本产权关系。实收资本是企业永久性的资金来源,它是保证企业持续经营和偿还债务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企业抵御各种风险的缓冲器。

看看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作为资本投入到企业中的各种资产的价值,所有者向企业投入的资本,在一般情况下无需偿还,可以长期周转使用。注册资本是指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部股东实缴的出资额。实收资本通常大于或等于注册资本。如果实收资本小于注册资本,说明该公司资本金没有到位。我国公司法要求实收资本与注册资本两者应该一致。但实际上,两者的数额并非在每一时期都相等,只有当投资各方按合同或章程规定缴足其认缴的出资额后,企业的实收资本才等于注册资本。在投资者缴足出资额以后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还可能会增加资本,如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使实收资本不等于注册资本。但由于我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企业的注册资本应当与实收资本相一致。因此,企业实收资本比原注册资本增加(或减少)超过20%时,应持有验资证明等,向原登记主管机关申请变更登记。注册资本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增减。

实收资本是会计账户上的一个科目,是企业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会计上一般是非股份有限公司才用到“实收资本”这个科目。

上面国家另有规定一般是指可以允许分批缴付注册资金,如果企业不属于上述范畴,就应该按规定交足注册资金,否则第二年工商年检会过不去,如果在公司成立的时候按规定缴付,验完资后又抽回,那么就属于抽逃注册资金了,也要在第二年验资之前补回。

这3个提示很重要哦

1、注册资本是企业在工商登记机关登记的资本金的上限。

2、注册资本可以分批缴纳,按公司法规定,可以在2年分批缴足。

3、已经缴纳的那部分金额就是资产负债表上应该填列的实收资本数额,与注册资本的差额要在规定年限内缴足。

那老板的钱拿来到底该如何做账务处理呢

(1)尽量把老板的钱公户、私户分开使用,公户里面的流水按照正常走账就可以,如果私人账户的话,钱算老板自己的,拿来使用的时候,走应付账款,后期还给老板时,再把应付账款冲掉,如果不还的话,就按照投资款走账。

(2)公司增资,要做工商变更登记,按照工商局要求提交相关资料。变更后,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XXX元

贷:实收资本 XXX元

(3)如果增资不做工商变更登记,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XXX元

贷:资本公积 XXX元

一般实收资本和注册资金是一样的,如果你单位账面上实收资本小于注册资金,说明实收资本没有到位,应该及时补足。

总之呢,在认缴制下,当认缴期限到期之前,实收资本往往比注册资本小,只有当全部认缴资本到账后,两者才相等。如果认缴的资本大于注册资本,超过部分应计入资本公积。这样是不是就更清晰了呢?

相关热搜

983

微信扫码分享